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四川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四川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0-22 09:58:30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现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实现稳中向好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实现“十三五”时期服务业“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总量规模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加值迈上新台阶,每年跨1个千亿级台阶,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万亿元,首次超过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名列全国第9位,提升3个位次,服务业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逐年提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由2011年的33.4%提高到2015年的43.7%,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0.4%,2015年服务业增幅首次同时超过GDP和工业,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经济社会贡献显著提升。201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7.2%,较“十一五”末提高21.8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收入2516.7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的60.7%;服务业就业人数1686.8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34.8%,其中城镇新增就业66.6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的65.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万亿元,增长12.4%,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8%。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优先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与研发设计、商务服务、会展业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健康与体育等五大生活性服务业,全省服务要素不断集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服务业技术、业态、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服务业产业体系更加丰富。
       四、改革创新日益深化。率先出台《关于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川委发〔2014〕10号),稳步推进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创新发展推进机制、深化开放合作、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四大领域改革,重大改革事项取得积极进展。顺利完成国家级、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总结出一系列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扎实推动“营改增”试点工作,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开展6个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4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5个中心城区服务业转型发展等先行先试项目。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推进“三证合一”。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西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落户四川,成都高新区获批西部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健全以商务主管部门为主体的牵头统筹管理体制,建立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会商、统计监测、运行分析、目标督查等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五、服务业开放步伐加快。积极推动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中法成都生态园、新川创新科技园、港澳(成都)现代服务业园区等开放载体和平台建设,促进国际国内服务业要素和资源合理流动,服务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扩大。不断提升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科博会、农博会、海科会、酒博会、旅博会、物博会以及服务业(香港)投资推介会等国际国内展会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服务业双向投资。“十二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近300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58.3%;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4.7%。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国和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总量不大、发展不快、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观念认识落后、市场化改革缓慢、体制机制转换滞后、服务业开放水平不高、政策环境亟待优化等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也还存在。
       (一)总量不大。2015年,全省服务业总量仅占全国的3.8%,排名全国第9位,落后于GDP全国排位3个位次,与我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协调,与建设经济强省还有一定差距。服务业占GDP比重排名全国第20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
       (二)发展不快。“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分别低于GDP、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0.4、1.4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幅在全国排名第22位,在GDP超2万亿元的14个经济大省中排名第10位,在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排名第8位。
       (三)结构不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活性服务业改造升级步伐缓慢,有效供给不足;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区域结构分化突出。2015年,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43.4%,占当地GDP比重达到52.8%,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泸州、绵阳、乐山、南充、达州、凉山6个重点市(州)总量占全省的19.8%,其他14个市(州)占36.8%。
       (四)竞争力不强。服务业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小、散、弱”现象仍比较突出。服务业企业在技术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明显不够,服务业人才培育引进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步伐缓慢,服务企业品牌培育和创建意识较弱,服务品牌或品牌企业数量较少、引领带动性不强。
       (五)改革开放滞后。服务业市场准入、公共领域、垄断行业、行业协会等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体制机制束缚较多,制造业内置化严重,机关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利用外资总量较小,服务业“走出去”步伐和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还有待提升。
       (六)政策环境有待优化。与浙江、江苏、重庆等地相比,政策创新不够,部分地方存在缺乏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财政支持力度偏小、政策集成度不高等差距,也存在现行政策执行不到位、政策措施不具体等现象,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要素保障等支持政策碎片化,用地、用工等要素成本和投融资成本过高。

       第三节 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曲折复苏,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深刻演变,国际生产要素流动日益加速,市场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跨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速整合,服务业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态势愈发凸显,全球服务型经济大发展时代已经来临,有利于我省服务业面向全球市场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但服务业发展外部环境仍存在着较多不确定因素。
       从国内看,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服务业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全局
深刻变革,“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服务业提质升级,催生服务业新业态。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经济服务化趋势不断显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主导型经济的优势更加明显,服务业必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
       从省内看,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多点多极发展整体跃升期、发展动力转换关键期、产业转型升级接续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这个背景下,我省服务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质量和效益偏低;服务供给未能适应需求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整体上处于产业分工中低端环节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等。同时,我们面临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成渝城市群和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有利于我省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战略的互动衔接,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多渠道的资源共享,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新空间、新动能。

       第四节 基本判断
       总体来看,四川处在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快速转变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国内外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是推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服务业内涵式增长的重要扩张期。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省服务业发展有利因素逐渐增多,机遇大于挑战,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将逐步形成。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协同发展、与农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五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新格局,积极营造服务业创新改革开放发展的新环境,推进服务业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发展,基本建成“西部现代服务业强省”,为全省实现“两个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化进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内生动力。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支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用,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
       二、优化供给,扩大需求。坚持供需匹配,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服务业多层次、多业态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构建绿色服务业体系,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三、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聚集创新要素,推动服务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模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立足于现有产业、科技和市场基础,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品牌建设和转型升级,扩大高端服务供给,打造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
       四、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坚持跨界融合发展,推动服务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服务要素跨区域、跨产业、跨行业、跨企业自由流动,积极培育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农村的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军民融合,发挥服务业对现代产业的支撑作用。
       五、深化改革,促进开放。以改革激发服务业发展内在动力,强化顶层设计,鼓励基层创新,打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制度体系和优化发展环境。抢抓国家开放战略新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精准对接国家内陆、沿江、沿边开放的战略布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战略框架,加强与国际国内市场深度合作。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提升服务业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度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

       第三节 发展导向
       一、服务业与工业协同发展。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双向渗透、协同发展,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加快实施制造业服务化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完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提升节能环保装备、航空与燃机、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水平,鼓励数字工厂、智慧工厂建设,促进智能制造。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绿色服务体系。
       二、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城带乡,推动服务下乡,积极搭建城乡服务业要素自由流动的平台载体,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培育多元化的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引导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经营服务主体转型,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强化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农村金融、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形成跨界渗透、融合发展格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疫病防控、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科技创新。改进提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农商银行、供销社、邮政快递网络以及农业产业化基地(企业)等载体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多渠道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服务业的投资促进力度,拓展农村服务业投融资渠道。稳妥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服务业,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积极打造农业多种功能延伸服务体系。
       三、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坚持产城一体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提升城镇品质和承载能力的积极作用,增强服务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能力。以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为重点,促进城镇公共服务业延伸服务能力。利用中心城市人力资源、科教资源的优势,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充分挖掘城市内涵,扩大服务业容量,促进服务资源与其他资源有机融合。支持中小城镇服务业特色化发展,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名片。加快中小城镇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服务业就业“容纳器”的作用,积极提供就业渠道和空间。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
       一、规模效益提升。到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年均提升1.2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达到50%左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服务业占全省税收收入比重、服务业占全省从业人员比重进一步提升。
       二、结构明显优化。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步伐加快,以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显著增长、发展层次显著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协同、关联、合力效应更加明显,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业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发展。
       三、开放更具成效。以内陆开放为特色,服务业开放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服务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和服务贸易规模位列中西部省份前列,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增长。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速达8%。
       四、环境全面优化。服务业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 的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适应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更加健全,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

第三章 空间布局
 
       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结合国家区域战略和全省区域规划布局,坚持“强化核心、突出主线、拓展空间、优化功能”的发展思路,整合区域资源互联互通,促进服务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服务功能、辐射能力,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五区”新格局。

       第一节 一核引领
       围绕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为中心,扩大核心区域服务功能的辐射半径,引领带动周边区域服务业发展,形成“核心引领、多点支撑”发展格局。支持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运筹决策中心、具备国际辐射力和区域集散力的商贸物流中心和西部地区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金融服务中心,着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国际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国际会展名城、赛事名城、文化创意名城,强化高端服务功能和首位城市导向,充分发挥“成都服务”的核心功能和中心城区综合性服务功能,把成都建设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的生产服务中心,形成有利于区域内横向分工、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加快天府新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服务业和工业协同发展、服务业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创新引领区,承接国际国内服务转移的国际高端服务业新区,促进现代产业、现代都市、现代生活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第二节 两带崛起
       加快推进成渝城市群高端服务业发展带、长江通道绿色服务经济带崛起,努力构建跨区域服务经济合作发展示范带。
       一、成渝城市群高端服务发展带。加快推进成渝城市群发展,依托成渝交通大通道,以成都为中心,沿东南连接遂宁、资阳、内江等区域性服务节 点城市,构建成都高端服务产品向外溢出的主要廊道,着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会展、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养老健康等辐射能力较强的服务领域;沿西北经都江堰向若尔盖和马尔康两个方向延展,大力发展观光度假、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为主的现代旅游业。加强服务要素市场建设,整合科教、文卫、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提高服务供给能力,积极输出高端生产服务和优质生活服务,扩大有效服务需求。
       二、长江通道绿色服务经济带。以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高速公路、铁路为纽带,连接乐山、宜宾、泸州等区域性服务节 点城市,打造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通道。强化长江流域省市互联互通,深化区域服务业合作,以绿色低碳、循环型现代服务业为抓手,提升沿线节 点城市服务业集聚水平,打造服务业通道经济走廊。建设以信息及软件服务业为重点的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服务业,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和一批国家级研发中心。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形成以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为依托,推动建设一批物流平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第三节 五区拓展
       加快推进成都平原高端服务业引领区、川南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川东北多元服务功能扩展区、攀西运动康养服务特色区、川西北生态旅游服务集聚区,努力构建区域服务经济协调发展的示范基地。
       一、成都平原高端服务业引领区。以成都大都市圈为中心,经绵阳向北、经乐山向南辐射,连接沿线区域性服务节 点城市,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增强高端服务业集聚能力,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高地,打造西部内陆服务业开放示范区。加快与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创新进程,着力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消费服务功能,共同打造带动全省、辐射西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组织实施制造业服务化工程,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业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加快推进“成都服务”品牌建设,优化提升商贸、餐饮、旅游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推动业态创新,形成高端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中西部高端服务业核心增长极。推动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发展特色优势服务业。
       二、川南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示范区。以自贡、泸州、内江、宜宾四市为依托,打造承接东部沿海城市服务业转移的前沿阵地、辐射滇黔渝毗邻地区的服务中心、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整合科技、资本、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川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区域性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中心。依托泸州港、宜宾港,着力推进综合港航运物流产业区建设,加快发展铁水、公水等多式联运。加快培育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积极融入长江通道绿色服务经济带。打造沿长江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推动水上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着力建设长江无障碍旅游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培育发展以医养结合、生态养生为特色的康养服务业,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三、川东北复合型服务功能扩展区。围绕构建川渝陕甘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以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和巴中为依托,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性服务业承接腹地。积极推进服务产品、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重点发展养老健康、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依托大巴山南麓乡村旅游带、嘉陵江流域旅游产业带等区域资源特色优势,以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为重点,建成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攀西运动康养服务特色区。以攀枝花和凉山为核心,带动安宁河谷和金沙江沿线打造以健康养生为核心的特色服务区。依托“冬日暖阳”“国家级体育竞训基地”“医疗矿泉”等优势康养资源,大力构建以健康养生、旅游度假、健身休闲为核心,绿色农业、民族文化等产业为支撑的国家级阳光康养服务业发展带,打造面向全国的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五、川西北生态文化旅游服务集聚区。发挥甘孜、阿坝高原态、藏羌彝文化优势,积极创建最具魅力、最具活力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结合户外运动、科普科考等专项旅游,推动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发展。重点提升“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香格里拉”等旅游品牌,积极打造中国最美藏区,加快构建川藏特色旅游经济带。

第四章 发展重点
 
       围绕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强省目标,以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四大支柱型服务业、四大成长型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服务业技术、产品、业态、商业模式创新,优化服务业有效供给,促进服务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第一节 优先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
       充分发挥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在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进程中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服务要素自由流动和有效供给,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市场竞争力。
       一、电子商务业
       加快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总部聚集区,推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创新,把四川打造成“西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超过3.5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电子商务推动互联网经济的主导地位基本确立。
       (一)培育发展电商平台。推进“三网融合”,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安全产业,支持建设电子商务数据基地、运营基地等支撑机构。依托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行业垂直平台,培育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龙头品牌电商企业,提升四川电商品牌的影响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诚信建设。
       (二)全面促进电商普及应用。深入推进“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电商精准扶贫”四大工程,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化工业行业产业链、企业供应链各环节 的电子商务应用,推动制造业触网行动,促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拓展行业电商应用,建设特色川货网上专业市场、用好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鼓励发展旅游电商,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利用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推广线上线下(O2O)营销模式。积极拓展移动电商在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社区电商,努力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三)深入推进电商进农村。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电商精准扶贫为抓手,提升农村现代流通水平,探索互联网与农业相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搭建电商综合服务体系,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与精准扶贫工程有效融合。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仓储物流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构建农产品快递物流网络,提升线下运输能力,有效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提高电子商务对农村民生领域的贡献度。
       (四)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加快推进中国(成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创新,统筹跨境电商平台与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协调发展,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基地、跨境电商快递物流,强化跨境电商监管。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商务合作。
       二、现代物流业
       优化全省“一核、五极、多点”现代物流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西部物流中心。“十三五”期间,力争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左右,物流通道设施更加完善,物流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社会物流综合成本明显降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明显增强。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达30家以上,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到16%左右。
       (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及地理信息等技术在物流智能化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内河高等级航道等提升通道设施网络通信能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资源优化整合,构建集约高效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建设物流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及周边省市衔接,扩展面向南亚、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
       (二)优化节 点功能。深入实施《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四川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建立布局科学、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物流园区体系。创建全国示范物流园区和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物流链,推动整体升级,重点建设一批具备多式联运、干支衔接和口岸服务功能的园区及重大物流项目。强化农村物流节 点和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物流覆盖率和贡献率。
       (三)创新发展模式。鼓励现有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促进技术创新,鼓励发展新型物流模式,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增设经营网点,推动快递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合作,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创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区域性物流联盟。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在物流公共信息、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人、公路港、快递、冷链物流、农村物流和物流金融等领域,支持一批平台型快递物流企业发展。
       (四)促进跨界联动发展。围绕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重要战略资源开发、现代加工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等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物流、仓储、分拣、零部件等配套协作基地。引导鼓励发展铁水、公铁、陆空等多式联运,提高物流设施综合效能。推进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互动发展,建立以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推进跨境运输便利化,促进成都中欧班列优化布局和集约利用,实施快递向外工程,支持跨境电商物流发展。
       (五)大力发展邮政快递服务。推进邮政快递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加快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和快件集散中心,鼓励建立县域快件分拨、仓储中心。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建设便民服务站、快递超市等综合服务平台,推进邮政快递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区。加强城乡末端服务网络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引入多元主体,推动配套建设快递配送站、智能快件箱纳入城市社区建设规划。推进快递下乡,支持企业建设农村电商邮政快递寄递网,解决农村电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提升邮政快递末端服务功能和水平。
       (六)积极倡导绿色物流。加快推广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健全匹配协调的标准体系,鼓励采用标准化的业务模式。实施现代物流示范工程。依托先进技术装备,大力推行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促进节能减排。推进四川电子口岸和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现代金融业
       围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金融业活跃度、开放度和国际化、市场化水平,初步建成与全省实体经济相适应,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现代金融体系,努力实现地方金融实力明显增强、社会融资结构明显改善、金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金融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到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较“十二五”末增加60%。
       (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深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重点改善“三农”金融服务,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覆盖率,深入实施“万家千亿”重点诚信小微企业融资培育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拓宽广度和深度。建立普惠的融资担保体系。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积极发展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
       (二)培育金融市场主体。加大引进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国际知名外资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区域总部的力度。积极构建具有产业特色、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要素市场体系。推动各类交易场所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提升影响力,服务实体经济。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财富管理及服务机构落户成都。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实施“创业板行动计划”。推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级和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大力推动地方商业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到资本市场上市,增强辐射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型。
       (三)稳步推进金融改革。通过政策性、准政策性金融供给,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推广绿色、能效信贷。加大对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的金融支持。加大对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跨境金融机构的互设与合作。鼓励符合国家规定的国外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分支机构,金融机构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揽子”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扩大外汇交易中心成都分中心交易规模。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链,搭建金融机构与服务外包企业的沟通协作平台。加快金融后台服务集聚区建设。
       (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推动金融风险防控全覆盖,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加强公众金融风险教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四、科技服务业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力量。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产业体系。
       (一)推动科技重点领域发展。加快发展以知识或技术提供为核心的研发设计服务。完善以互联网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信息安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等为重点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体系。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支持检验检测企业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构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数字教育、数字出版业。
       (二)加快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创业辅导体系建设,创新孵化管理运营机制,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的服务能力。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展科技金融,注重风险防范。
       (三)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围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开展科技服务业试点示范。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基础好、能力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示范项目。推动成都高新区、绵阳高新区、泸州高新区、德阳高新区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建设。积极创建以成都、绵阳、泸州、德阳、自贡、乐山等地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链,建设西南技术转移中心。
       五、养老健康服务业
       围绕建设“康养福地、健康四川”目标,打造西部顶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养老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新发展的“一区两片三带”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全面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营高效、服务专业,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符合四川实际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以失能、失智、失独、高龄老年人为重点的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一)改善和扩大养老健康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在社区提供居家养老、照料、康复、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中医保健等相互衔接的健康服务。大力发展养老市场,将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失能、失智、失独、高龄老年人倾斜。进一步扩大护理性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发展小型化、连锁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大力促进社会办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品牌化、规模化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为主,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合理配置中医医疗机构,构建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体系。加强藏、羌、彝、苗等民族医药的挖掘继承和创新研究。
       (二)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与养生保健、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信息服务以及药械研发、流通等等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型健康产业,探索建立全产业链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打造“预防、医疗、康复、养老”高度融合的养老与健康服务平台。支持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按分级诊疗原则,组建多种形式的医疗养老联合体。鼓励医疗机构转型或增设老年护理机构、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鼓励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康复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逐步建立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并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服务。加大四川生态气候、医疗保健、休闲养生等资源宣传力度,重点发展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等多种复合功能的“康养福地”,丰富“健康四川”的文化内涵。
       (三)筑牢发展基础。建立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入驻管理和连锁运营社区养老设施。加快原有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化改造提升,提高使用效率。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社区化的养老机构,加快发展老年用品市场。大力支持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养老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强化各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健康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和中医康复养生人才培训基地,多元化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大力发展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加速形成知名品牌。

       第二节 巩固提升四大支柱型服务业
       依托全省旅游资源、商贸流通资源、文化体育资源优势,巩固提升现代旅游、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房地产业四大支柱型服务业,进一步扩大产品和服务供给,发挥支柱产业在推进服务业提速增量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挖掘存量、形成增量、做大总量。
       一、现代旅游业
       创新“旅游+”发展理念和路径,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将旅游业发展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全面提高旅游产业对综合经济的贡献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产业发达、产品丰富、设施完善、服务优良、安全有序、市场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1.2万亿元,综合实力更加突出。
       (一)推动全域旅游。紧扣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立足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全省“511”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全省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变“旅游+”为“各行业+旅游”,全面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镇(乡村)体系,构建“景区+城市+高铁站点+支线机场+自驾车租赁点+高速公路”的四川无缝对接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一批区域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因地制宜打造旅游产品、线路,提升旅游要素服务水平。重点推进乐山、巴中、阿坝、甘孜、凉山等8个市(州)和都江堰、剑阁等20个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增强发展后劲。大力实施四川龙头旅游企业培育工程,引进和培育多层次旅游企业,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旅游集团投资落户四川,加快组建省旅游投资集团等大型省级涉旅企业,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中“领头羊”作用,优先支持一批旅游装备制造、旅游商品生产研发、旅游创意、旅游规划设计、旅游电商、旅游代理商等新型特色旅游企业。到2020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旅游企业。强化旅游项目支撑,依托旅博会、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整合包装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推动光大、中青旅等10大企业在川重点招商引资旅游项目的落地实施。完善四川重点旅游投资建设项目库,重点推进一批10亿级、50亿级、100亿级的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力争100个以上旅游项目列入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持续推进旅游投资“双千亿”工程,支持各级财政加大对旅游的投入,支持市(州)和有条件的县级政府设立旅游发展区域和项目基金。充分发挥已成立的省旅游产业基金的作用,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积极搭建旅游项目投融资平台,切实优化旅游用地、项目核批和金融支持等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力争全省旅游总投资达到5000亿元,累计实际完成投资超过3000亿元。
       (三)扩大区域合作。深化旅游业改革,坚持以旅游服务要素供给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以旅游产品和线路供给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体系,重点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支持旅游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项目,健全旅游市场规则,加快旅游行业协会改革,大力支持乐山、资阳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完善跨省旅游合作机制,推进川陕甘、川渝、川滇藏、川滇黔渝的省级旅游区域合作,促进秦巴山区、成渝城市群、藏区、乌蒙山区旅游发展。深化省内旅游资源合作开发,破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政策障碍。
       二、商贸流通业
       以提升流通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实施流通升级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内贸流通体制机制,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扩大流通对外开放合作,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充分发挥内贸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努力将四川建设成“辐射西南、服务全国、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商贸流通强省。“十三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
       (一)完善商贸流通服务功能。实施内贸流通转型升级行动,大力推动流通方式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强网络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做强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中央商务区和商贸镇建设,整合社区商业资源,规范发展居民服务业。推动实体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由销售商品向引导生产和创新生活方式转变,由粗放式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分散独立的竞争主体向融合协同新生态转变。引导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提高流通效率。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实施“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计划。推动骨干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集团。
       (二)加快构建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规划商贸流通网络建设,形成以骨干网络枢纽节 点、配送终端等为重点的空间布局,打造若干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流通节 点城市,重点建设绵阳、达州、南充、宜宾等区域级流通节 点城市和攀枝花、泸州、广元、雅安、康定、马尔康等省际结合部中心城市。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重点,发挥成都核心城市作用,推动成都市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支持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贸物流中心、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加快推进川南沿江临港商贸功能区、川东北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商贸中心、攀西四川特色商贸流通基地、川西北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商贸增长极等建设,做大最强商贸流通板块。推进城市智慧商圈建设,探索建设智慧社区生活性综合服务体系,鼓励生活服务业在线化,促进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加强农村传统商业网点升级改造,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流通网络。支持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骨干网络和城市鲜活农产品销售网络建设,打造农产品商务信息服务公共平台。
       (三)培育地方特色品牌。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本土商贸品牌。培育壮大各类流通主体,鼓励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向平台服务商转型,构建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合一的生态圈。继续深入开展“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扩大销售、拓展渠道,提升“四川造”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三、文化体育业
       围绕“弘扬巴蜀文化”和“打造特色体育品牌”两条主线,加快推进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文体强省”相适应的文化体育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四川文化体育产业的竞争力。到2020年,全省文化和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
       (一)提升文化服务的内涵和品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整合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生态、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创意文化产业、音乐产业、设计服务业等新型文化业态,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优化“一核四带”文化产业布局,打造“四川音乐季”音乐品牌,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高清四川、智慧广电”建设。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升数字文化服务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
       (二)推动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一极两带三区多园”的规划布局,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重点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推动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普及健身跑、自行车、登山等运动项目,带动大众化体育运动发展。推动专业赛事发展,培育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打造一批体育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川西北山地运动区、川南水上运动休闲区、攀西冬季阳光体育和休闲体育发展区。
       (三)培育壮大文化体育主体队伍。完善文化体育产业国际、国内合作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品牌,推进优势企业、优势品牌、优势项目“走出去”,拓展对外文化体育交流,扩大和引导文化体育消费。健全文化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版权保护。
       四、房地产业
       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坚持因地因城施策,深化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房地产市场防泡沫、防风险工作,重点满足城镇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和新市民住房需求。力争到2020年,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以上。
       (一)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健全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具备购房能力的常住人口,支持其购买商品住房。对不具备购房能力或没有购房意愿的常住人口,支持其通过租赁市场租房居住。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通过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赁补贴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市场供应主体,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支持租赁住房建设,将新建租赁住房纳入住房发展规划。
       (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深化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县城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紧密结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以促进80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契机,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根据商品住房库存和市场供求变化情况,科学确定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统筹规划住房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合理住房消费。从培育商业地产需求、规划指标控制、商业用地调控、土地用途调整、建成项目改造等方面分类化解商业房地产库存。
       (三)努力提高物业服务现代化水平。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创新型物业服务商业模式。落实《四川省住宅物业管理规程》,推动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促进物业服务业规范发展。完善物业服务招投标制度,建立“质价相符”的价格机制。改进物业服务市场监管模式,扎实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档案和信息平台,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四)推动房地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发展符合我省特色的养老健康、休闲旅游、科研孵化地产,提高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高房屋的耐久性、舒适度、便利性,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壮大一批优势房地产企业和优势品牌,提高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程度。积极推广成品住宅,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强房地产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

       第三节 积极培育四大成长型服务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发展,顺应服务业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产业基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培育现代会展、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四大成长型服务业,形成服务业新增长点。
       一、现代会展业
       统筹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方式,完善会展功能,着力构建“一心四区、一极多点”的会展城市体系,打造辐射中西部、服务全国、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产业集聚区,努力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中国会展业“第四增长极”。力争到2020年,全省会展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会展业年总收入突破2660亿元。
       (一)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快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建设,依托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永久会址,打造四川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现实空间载体。鼓励对现有场馆进行改造升级,支持德阳、遂宁、宜宾、广安等有条件的市(州)规划建设中小型场馆,构建较为完备的会展基础设施。重点打造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推动西博会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投资促进、贸易合作、外交服务平台功能。依托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科博会、农博会、旅博会、酒博会、物博会、糖酒会、成都车展等国际性、综合性、专业性会展平台,引导鼓励展览机构、龙头企业、协会商会赴境内外办展。支持成都非遗节 、四川竹文化节 、自贡恐龙灯会、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 、凉山火把节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巴人文化艺术节 、川南电商博览会等地方特色展会和节 庆活动。创新办展模式,支持“互联网+”会展,推进信息技术在会展全产业链应用,打造智慧型会展。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会展业与旅游业、文化体育、养老健康、休闲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协同能力。
       (二)加快市场化进程。转变会展业管理服务模式,政府逐步由主导办展转变为引导和支持会展业发展,加大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积极建立健全会展培育评估指标体系、会展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品牌会展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做大国有会展企业,打造大型专业化会展集团。鼓励竞争力强的会展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区域、跨行业、集团化发展,扶持、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小会展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展会,建立健全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服务体系及国际招商和营销机制。
       (三)大力推广低碳环保绿色会展。加大传统会展业绿色化改造提升力度,推进绿色环保类产业相关展览、会议活动开展,不断提高绿色会展比例。开展绿色展会认证,建立包括“三废”排放量及达标率和处理率、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技术与资金投入等评价指标,逐步完善绿色会展社会监管体系。
       (四)加强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建设。对标国内外先进的会展行业标准和服务体系,加快编制和推广四川省会展业基础标准、通用支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以及治安防护、食品安全、节能环保等相关专业标准,建立健全四川省会展业标准化体系。完善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加强信用监管和质量追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正、公平的发展环境。加大对现代会展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支持力度,支持建立专业化会展行业协会商会或联盟组织,推动其规范有序发展。
       二、服务外包业
       加快推动服务外包向高端价值链延伸,促进服务外包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并重发展,推动我省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间,实施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515”工程,深入推进成都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培育形成一批服务外包产业特色基地。
       (一)加快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服务外包模式创新,打造服务外包新型网络平台。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提升自身研发创新能力,做大做强软件及信息技术、动漫游戏、文化创意、金融、物流、工程设计、生物医药、人力资源等服务外包业务。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
       (二)加强跨境合作。加强服务外包领域引资引技,引进境内外知名服务贸易企业。扩大服务出口,支持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加强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合作,提高服务外包高端业务比重。积极开拓亚太新兴市场,深化与非洲、南美洲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构建多元化市场新格局。
       (三)完善管理体制

上一篇:四川省“十三五”会展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四川省“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