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四川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四川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1-27 09:45:29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十三五”时期,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加快破解发展难题。

       一、发展成效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88处,建成高标准农田2496万亩,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29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73万亩,粮食产量增长6.8%,茶叶产量增长46.6%,蔬菜产量增长25.8%,肉(猪牛羊禽)、蛋、奶产量分别增长6.78%、1.59%、-3.3%,水产品产量增长31.9%。二是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巩固提升。第一产业增加值从第5位提升到第4位,马铃薯产量和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居第1位,油菜产量居第2位,蔬菜产量居第5位,茶叶产量居第4位,生猪、水禽、兔、蜂群养殖规模均居全国第1位,核桃、橄榄油、花椒、三木药材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年均增长11.2%,增幅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和全省城镇居民平均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56?1,减少贫困人口977万人。四是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21.5个百分点,建立了12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五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完成首批和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累计新建新村聚居点2.6万个、牧民定居点1243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9582个,20%左右的村达到幸福美丽新村基本要求。六是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92个县(市、区)878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90%以上的行政村对生活垃圾实行了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36.02%,牧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8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5个百分点。七是农业农村创新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补贴政策等改革成效显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完成率达75%,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逐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等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启动。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内部矛盾不断凸显。一是农业装备条件支撑不够。农业科技创新性突破少,组装、配套生产技术研究运用滞后,适应四川地理条件的农机、加工等设施设备研发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变化,成果转化机制不活,转化率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机装备水平有待提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产销脱节,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饲料、转化用粮等大量依靠外省调入,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不够,林竹和草食牲畜产业潜力巨大但发展不够,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不足。我省广大贫困地区农业依然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支撑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三是农业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商品化率不足60%,农业品牌包装、经营和推介不够,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很少,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四是生产要素流出挑战加剧。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持续向城镇和二三产业流动,土地“非农化”“非粮化”、农村空心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问题严峻,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前所未有。五是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低产田土占耕地的60%以上,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退化明显,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农业防灾减灾形势日趋严峻,农业生产能力受到土地、水等刚性约束日益明显,农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
       展望“十三五”,四川省农业农村发展基本面依然向好,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农业农村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统筹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拓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空间。二是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国家财政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加大,为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三是农产品消费潜力巨大。城镇化和工业化“双加速”,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居民收入翻番,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四川绿色、有机农产品基础好、潜力大,特别是广大贫困地区是欠开发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宝库。随着农产品消费需求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品质和个性化追求与日俱增,为四川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抢占全国绿色农业发展制高点提供了机遇。四是农业农村创新改革推动更加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全面创新改革和“双创”战略深入实施,“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五是工商资本流入更加迅速。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农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稳定,工商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通过合理引导和强化监管,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水平。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上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必须树立发展信心,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奋力开拓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化同步”要求,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发展战略”,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立足点,以推进脱贫攻坚为头等大事,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让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为美丽四川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农村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农村发展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制定和维护市场规则、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上的主导作用,着力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相协调,根据各地资源环境特点,挖掘各地独特资源环境优势,把良好的生态优势、环境潜能转化为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推进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绿色富省、绿色惠民。
       坚持创新驱动。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构建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环境;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农科教联动,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依托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构建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机制。
       坚持城乡统筹。按照城乡互动、城乡联营的基本思路,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和助农增收核心目标,突出农业产业功能定位,突出产村相融和产业融合,突出要素资源统筹保障,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联动推进“四化”,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无障碍流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坚持分类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类施策,着力优化海拔立体布局、季节气候布局和区域规模布局,探索各类区域差异化发展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条件促进各类区域平衡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不断提升农村建设水平,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到2020年的主要目标是:农业基础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60%和63%,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
       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88.8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0万亩以上,综合生产能力达800亿斤以上,肉蛋奶、蔬菜和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快速发展,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进一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森林覆盖率达4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农业生产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治理有效,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同步建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在全省普遍建成市(州)级或县(市、区)级“四好村”的基础上,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第三章 夯实农业基础保障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巩固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一)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已成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形成覆盖城乡的供水网络体系。加强小型水库、引提水、水系连通、抗旱应急水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牧区、林区水利工程,改善旱区用水条件。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促进工程良性运行。
       (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良种良法、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加强项目整合,统筹区域布局,统筹项目安排,统筹资金投放,统筹组织实施,切实加快高标准农田和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到2020年,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30万亩、现代林业产业基地3000万亩。
       (三)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基础地力。以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和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为重点,建立健全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机制。建立省级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完善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全省耕地质量全面调查,综合评价耕地质量等级。到2020年,全省耕地地力平均提高0.5至1个等级,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6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提高到60%。

       二、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一)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适用农业机械,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聚焦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加快实现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积极推广主要经济作物机播机收技术,突破生产机械化瓶颈。加快现代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适用机械设备推广,积极应用智能温室圈舍、自动饲喂等先进设施,加快普及高性能、低成本、易操作的农业设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高效生态、节能环保农业机械,促进设施装备升级和农机农艺融合。
       (二)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两主体、四中心”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农机”行动。创新农机生产经营机制,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农机报废更新制度。
       (三)强化农业机械化基础保障。建立政府、农民和社会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机化生产道路、牧道、林区公路建设。继续加强机电灌溉设施改造和新建,进一步推进太阳能光伏提灌建设,建立多样化的农机设施管护机制和运营制度。

       三、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一)健全农业大数据分析系统。完善农业遥感监测应用体系、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和畜禽屠宰监测统计抽样调查系统等大数据工程,建立全省农业、畜牧业、林业等相统一的信息平台,全面提高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和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综合分析和监测预警水平。
       (二)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智慧林业、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强化农林物联网试验示范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在线化和数字化改造,积极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
       (三)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媒体媒介、电商平台与各类商家深度融合,打造省级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和全国知名农村电商平台。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主体,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电商平台,并提升电子商务应用能力,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四)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加快推进“宽带乡村”、4G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不断探索信息进村入户新载体,降低“互联网+”使用成本,为“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抓好全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整体推进全省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惠及面。

       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一)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气象站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预报准确度,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加强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建设,拓展气象为农服务领域。
       (二)完善灾害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防治力度,完善非工程措施,加强重点易涝区治理,加快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明确洪水风险管理目标并强化相应措施。加强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增强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扑救能力。
       (三)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强种子苗木检疫监管和农作物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及阻截防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体系建设,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建设绿色植保体系。健全动物疫病联防机制,严格落实强制免疫、产地检疫、监测预警、消毒灭源、应急处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建立省、市、县三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网络,做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实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严格实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统筹做好包虫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
       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建设,完善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指定通道和申报点规范化建设,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疫情处置和扑杀补贴机制,推进国家区域性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检测工作。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一)推进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加强农业科研基础平台建设,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供给,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实施新品种创制专项,开展遗传育种、防病治病等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试验平台(基地)建设,重点开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林木等21个产业领域的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新材料创制和方法创新。围绕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完善省、市两级重点优势科研院所条件建设,改善创新条件,提升创新能力。
       (二)强化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科技研发和推广服务平台为载体,以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为重点,突出特色农林动植物资源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开展涵盖品种筛选、种植和养殖、病虫害防控、综合利用、冷链物流、现代营销等全产业链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示范,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主要农作物和畜禽为重点,加强与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相衔接,建强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
       (三)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构建职能明确、管理科学、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方式,推行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院(校)地合作等服务模式,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农民培训与农业生产环节科技服务无缝衔接。
       (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激发人员活力为突破口,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加强成果转化、提高技术服务收益、兼职取酬、离岗转化和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强化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快适用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章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深化农业“双创”,重点围绕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

       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根据不同海拔立体空间、多元季节气候特点和不同产业特性、市场空间大小等,更加注重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独特资源环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充分挖掘发展潜力。立足比较优势,重点抓好五大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川南经济区重点推动农产品优质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一体化发展,川东北经济区重点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业,攀西经济区重点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和立体特色农业,川西北经济区重点发展高原生态特色农牧业。
       (一)种植业布局。依托品种结构调整,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快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促进粮经饲协调发展。
       粮油产业。根据全省粮食生产区优势、生产技术条件和作物增产潜力等因素,突出10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将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任务进行科学分配和布局,选择全省18个市(州)的90个重点县(市、区)为粮食生产能力布局规划核心区,规划产能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油料作物生产。突出油菜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产油大县建设,推广双低油菜品种,推进以“油菜花节”为主题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提升产业综合效益。饲草产业。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提升耕地肥力,推进“粮改饲”试点,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及饲用玉米、饲用薯类等饲料作物,积极发展绿肥产业,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业结构,每年建设20个“粮改饲”示范区。
       茶叶产业。在保持茶园面积总体稳定在500万亩左右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向适宜地区和发展基础好、农村群众发展积极性高的地区调整,重点建设“两带两区”优势集中种植区,即川西南名优绿茶产业带、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和茉莉花茶集中发展区、川南工夫红茶集中发展区;六大优势产品加工集中区,即川西名优绿茶加工区、川南名优早茶加工区、川东北富硒茶加工区、川中茉莉花茶加工区、川南工夫红茶加工区、藏茶加工区。
       柑橘产业。建设甜橙生产产业带、柠檬生产产业带、晚熟及宽皮柑桔产业带和金沙江、赤水河优质鲜食柑桔产业带四个重点柑桔产业区。
       特色水果。建设龙门山优质猕猴桃产业带、攀西晚熟芒果产业带两大特色水果产业带和大凉山石榴生产区、川西高原甜樱桃生产区、川南晚熟荔枝及龙眼生产区、优质葡萄生产区、优质枇杷生产区、优质水蜜桃生产区、优质梨生产区、优质苹果生产区八大特色水果重点生产区。
       蔬菜产业。重点建设攀西冬春喜温蔬菜区、川南早春蔬菜区、盆地外销加工蔬菜区和盆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带,形成“三区一带”的蔬菜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食用菌工厂化设施化栽培产区、袋料栽培产区、传统名特优菌类产区,有计划地开采野生珍稀菌类。
       花卉苗木产业。依据全省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和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城市和新村建设需求,发展鲜切花、小盆花、绿化苗木、川派盆景、观叶植物和设施花卉及种苗种球等花卉苗木产业。
       中药材产业。重点打造成都平原区、川中丘陵区、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和川西北高原区五大中药材主产区。
       蚕桑产业。重点建设攀西蚕桑产业带、川中北蚕桑产业带、川南蚕桑产业带和川北柞蚕产业带四大蚕桑产业带。
       (二)畜牧业布局。以优化生猪品种品质和大力发展草食牲畜为重点,围绕生猪产业控量提质、牛羊产业加快发展、禽兔产业稳定发展,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畜禽种质资源、草地资源等优势,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
       生猪。成都、德阳、资阳、内江、自贡等川中经济发达的人口密集区,生猪发展以控量提质为重点;山区、三州加快发展;其余主产区稳量提质发展,力争全省生猪出栏基本稳定在7200万头。肉牛。川中平原丘陵区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专业化育肥;川东北盆周区、川南丘陵区推行能繁母牛适度规模繁育,大力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川西北牧区减畜提质,发展牦牛高效生态养殖。
       肉羊。川中平原丘陵区加强本区域优势品种选育和推广,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川南丘陵区、川东北盆周区加强地方品种选育和新品种(系)培育工作,推行适度规模舍饲养殖,创建优质羊肉品牌。
       禽兔。川中丘陵区重点发展集约化养殖,大力发展林下特色养殖,建设四川优质家禽优势产区;以宜宾、自贡、乐山、雅安、绵阳、广元、南充及周边市为主建设优质兔生产区域,重点发展规模
化肉兔、长毛兔及獭兔养殖。
       奶牛。在成都、眉山、绵阳、德阳、雅安等市,加快引进和繁育高产奶牛,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在川南、川东北、川西南山区,利用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建设特色奶业优势区;在川西北牧区重点发展特色牦牛乳业。
       特色养殖。重点在川西北高原区加强牦牛、藏山羊、藏绵羊选育,发展特色牦牛、藏羊和藏猪、藏鸡产业,重点发展牦牛特色乳制品。
       蜂。在成都等地发展西蜂规模化、标准化的转地放蜂养殖基地,推进机械化饲养;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和盆周山区发展定地、小转地的中蜂标准化养殖,利用中蜂资源和野生蜜源植物生产优质生态蜂蜜。
       (三)水产业布局。以健康养殖为核心,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动名优水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推进特色、健康、生态渔业发展。平原区。以发展专业池塘精养为主,重点发展农业部主推品种及四川优势、特色品种及观赏鱼类。
       丘陵区。以多种模式稻田和池塘健康养殖、水库生态养殖为主,重点发展农业部主推品种。
       盆周山区。以发展池塘健康养殖和水库生态养殖为主,重点发展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和农业部主推品种。
       攀西地区。以发展水库生态养殖为主,重点发展热水性、冷水性鱼类养殖和苗种早繁基地建设。
       (四)林业布局。围绕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综合考虑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生态区位、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差异性优化林业产业发展布局。
       短周期木质工业原料林。以盆中丘陵区、盆周山区为重点,在泸州、宜宾、乐山、成都、自贡、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资阳、凉山19个市(州)的95个县(市、区),重点发展巨桉、柳杉、杉木、杨树、红椿、栾树、香樟、桤木、马尾松等树种。
       林竹。主要在泸州、宜宾、乐山、成都、自贡、绵阳、遂宁、内江、南充、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14个市的53个县(市、区),重点发展绵竹、慈竹、楠竹、苦竹、方竹、雷竹等竹种。珍贵树种及大径级用材林。以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区和盆中丘陵区为重点,在南充、凉山、雅安、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宜宾、广安、达州、巴中、眉山、资阳、阿坝19个市(州)的113个县(市、区),重点发展香樟、银杏、桢楠、桂花、红椿、红豆杉、柏木、马尾松等树种。
       特色经果林。以盆周山区、川西高山峡谷区、川西南山地区为重点,在全省21个市(州)的159个县(市、区),重点发展核桃、油橄榄、(青)花椒、杜仲、木耳等特色经果林。

       二、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推进种业强省建设。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提高全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加快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实施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工程,建成制种基地27万亩,带动建设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40万亩。建立健全种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生产过程的全程质量跟踪机制。全省建设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44个、共134万亩。强化菜果茶药等特色种植业良繁体系建设,加快推广名特优新品种,不断提高良种化水平。
       深入实施畜禽、水产、桑蚕良种工程建设,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强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和新品种培育,加快推进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抓好生猪引种,选育、引进、推广一批优良生猪品种,积极发展川藏黑猪等优势特色品种,力争建成种猪强省;不断加强牛羊等草食牲畜区域优势品种选育和推广,强化肉牛(肉羊)核心育种场、牛羊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健全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强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以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为龙头,各片区重点苗种场站为骨干,苗种繁殖场(点)为补充的水产种苗体系,抓好原良种场基础设施改造,积极开展良种选育和亲本更新工作,提高亲本质量和良种覆盖率;加快推进以省、市(州)级蚕种原种场为核心、以攀西蚕种繁育基地为重点、以蚕种冷库为依托的全省蚕种良繁体系建设,重点开展优质高抗蚕桑品种选育、蚕桑新品种试验示范和蚕桑种质(基因)资源库保护、蚕种繁育及冷藏加工等基础设施设备改造,新建桑树工厂化育苗基地、桑树品种园与品种扩繁基地。加强优质畜禽、牧草、桑蚕等新品种推广,加强水产良种培育和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开发,突出育种场、制种场、性能测定站等关键性和公益性建设内容,增强制种供种能力。强化良种繁育监管体系建设,促进种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二)加强粮食综合产能建设。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树立现代食物安全观,以粮食基本自给为导向,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00万亩以上,在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市、区)集中连片打造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底线。在粮食产量5亿斤以上的60个重点县提质扩面,打造一批产量稳定、技术先进、机制创新的粮食生产示范区。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粮经复合基地建设,围绕成绵、成乐、川东三条高速沿线以及攀西等重点区域,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的集成技术模式,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继续实施“川米优化”工程,大力发展优质口粮品种,打造优质品牌,实施四川浓香菜籽油品牌推广行动。从品种源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广水稻、小麦优质专用品种,推动“粮改饲”,扩大饲用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川西高原青稞种植面积。推进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脱毒种薯推广面,把四川建设成为马铃薯产业强省。
       (三)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扎实推进新一轮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示范市县和重点县建设,科学确定粮、经、饲结构,改良品种,提升品质,科学搭配产品熟期,从科技创新、加工提升、产品功能等多方面着手,做大果蔬、茶叶、蚕桑、木竹、中药材、草食牲畜、淡水养殖等产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重点建设优质蔬菜2000万亩、水果1000万亩、茶叶500万亩、中药材300万亩、花卉200万亩、蚕桑200万亩,到2020年,全省经济作物总面积发展到4200万亩,综合产值达6000亿元,其中蔬菜2000亿元,茶叶、水果、中药材均达到1000亿元。建设现代经济作物产业标准化基地1000万亩,建设一批现代农业重点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市县,示范推动经济作物产业发展水平上新台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产品优质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柑桔产业实施“双晚”战略,茶产业坚持以名优绿茶为主,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的大宗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和藏茶,蔬菜产业重点发展攀西地区冬春喜温蔬菜,川南“春提前”“秋延后”蔬菜,盆周山区高山蔬菜。中药材结合市场需求,立足生态,重点发展道地药材,突出发展一批产加销一体、产业链条延长的品种。
       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继续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项目,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发挥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年出栏生猪500头、肉牛50头、肉羊300只、肉鸡3万只和存栏奶牛100头、蛋鸡1万只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突出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养殖。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动畜牧业结构调整,巩固和稳定川猪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和蜜蜂,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生猪产值占畜牧业比重降低5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采取新造和改造结合,大力推进木本粮油基地、珍稀林木及木竹原料林基地提质增效和扩面增量。大力实施木本粮油加工扩能、林产加工技改、竹木加工落后产能淘汰、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培育工程,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综合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强劲的林产加工园区,推动林产加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林业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特色经济林产品总量达300万吨。
       加快发展水产健康养殖,进一步挖掘养殖潜力、拓展养殖空间。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配套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以及环保处理设施设备,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施池塘养殖循环用水改造,支持工厂化养殖循环用水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建设百万亩江河湖泊库区生态渔场。到202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0万吨。
       (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全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持续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建设一批以规模化、标准化基地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区。在优势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清洗、分级、包装、预冷等一体化的商品化生产线,建设一批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鼓励使用农产品加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抓好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稻谷副产物等特色农产品及副产物深度加工,集中打造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高端产品。
       (五)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农文旅融合为手段,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灵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组织四川美丽田园欢乐游系列节庆活动等为平台,打造精品景点,扩大产业发展影响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强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步伐,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农业主题公园、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普园等休闲农业景区景点,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专业村,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以农带旅、以旅促农”良性循环,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打造平原风光产业带、民族风情产业带、红色故里产业带、川南田园风光产业带等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一批林业生态旅游名胜区精品,促进林业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森林体验、野生动植物观赏教育等林业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森林康养等生态康养产业。到2020年,支持创建乡村旅游强县20个,建成森林康养林1000万亩,基本建成全国森林康养目的地。
       (六)打造农产品品牌。有效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农产品绿色原料生产基地认证与保护,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标准化生产为支撑,提高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和农产品加工水平。以农副特产品旅游化为突破口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中小微企业参与,通过农旅专业合作社、生鲜电商O2O等新型平台,构建“美丽四川”农副土特旅游商品体系。完善“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保护、产品防伪标识使用和证后监管,促进“三品一标”质量品牌提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及“三品一标”产品,增加无公害、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供给。围绕茶叶、水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采取财政奖补等方式,加强“四川制造”品牌培育,扶持“天府龙芽”“四川泡菜”“川粮大米”等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发展,鼓励和支持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抱团打造品牌,通过科技创新和标准化手段,全面提升品牌科技含金量,加强创意设计,创建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华老字号、四川省著名商标,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端品牌,逐步形成农产品“四川品牌”优势。
       (七)强化市场开拓。树立“大产业推进大品牌、大品牌开拓大市场”理念,用好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平台,拓展特色农产品市场。积极举办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等“川货全国行”活动;深入组织开展农博会、菜博会、茶博会、泡菜展销会、西部金穗会、茶叶开采周、蔬菜品鉴会、水果采摘节等“惠民购物全川行动”,扩大“四川造”产品销售,促进产销对接。
       积极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展示展销活动,扩大产销对接和对外贸易。构建“互联网+”营销体系,发挥线上线下融合优势,化解结构性、季节性、阶段性供给失衡,有效对接生产和流通,推动市场开拓。加大品牌推介和产品宣传力度,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对接,增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四川品牌”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互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种养融合、产加销一体发展。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要求,大力推行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合理布局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大力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在种植业集中生产区、有机肥需求量大的蔬菜、水果等基地配套建设养殖场;发展规模养殖,养殖场的规模与种植业基地的规模相匹配,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规划种植业产业基地,同步规划养殖用地。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努力提高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广“高效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沼气工程—有机肥料”“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和林下种养业等发展模式,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强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打通畜禽废弃物还田利用的通道。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将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等元素有机结合,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引导和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服务业、农村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创建一批示范县(市、区)。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建设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培育本土电商企业有序进入现代农业,加快农村消费、农资供应、产品销售、农家服务、“川粮网”等电子商务综合体系建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产销衔接。加快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农村经营性养老服务和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三)构建产业融合发展协调机制。把扶持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经济,支持农民通过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共同体,采取“保底分红+利润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鼓励创新产业链各环节联接模式,实现合作共赢。加强对新常态下畜牧产业发展新模式新机制的推广应用,推广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生猪养殖“1211”模式、温氏寄养等利益兜底产业扶贫发展模式,有效解决精细化养殖、养殖成本控制和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支持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共同设立营销基金,联合打造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四)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重要载体,探索产业融合多种形式、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产业投融资机制,集中打造一批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功能完善、种养循环发展、生产要素聚集、科技保障有力、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示范效应明显、综合效益良好、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示范典型。

       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开展标准评价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涵盖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和农业服务的标准体系。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生物防治、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药(兽药)使用等支持。
       (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深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县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三大体系。实行网格化监管,落实各级监管职责,规范监管服务行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加大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测、消毒、应急处置和疫病净化等关键措施,实施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与无特定病原场评估认证管理,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抓好畜产品质量监测、检测工作。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统一、权威的追溯管理系统,加快完善市(州)、县(市、区)追溯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访问入口,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实施对象,扩大追溯系统应用覆盖面,力争5年内规模经营主体、主要获证农产品和农资产品基本实现可追溯。全面推广“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模式,保障公众消费安全。
       (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四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地方性法规和配套规范性文件,构建法制保障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安全环境、清洁生产、生态储运全覆盖的食品安全体系,探索农产品生产及收贮运、加工环节全链条监管模式,构建全程监管机制。完善行业自律、问题约谈、信用体系等制度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共治机制。

       五、提高农业开放合作水平
       (一)优化对外开放合作格局。强化“合作共赢、开放共享”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的理念,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大进大出”转变为“优进优出”。加强与农业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农业交流合作和经贸合作,承办好四川农业博览会、川台农业合作论坛。积极承接农业援外任务,实施农业“南南合作”乌干达二期项目、援布隆迪高级农技专家组(三期)项目等农业援外项目。
       (二)提升农业“走出去”能力。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促进农业对外贸易带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探索外向型农业发展路子。促进以种子、畜禽、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企业走出去,形成既有骨干企业带头,又有中小企业配套,有梯度、有纵深的“走出去”企业群体,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抱团赴境外建设农业合作园区。加强乌干达、缅甸、俄罗斯楚瓦什等境外农业园区建设。依托中欧班列等国际交通物流大通道和四川自贸区建设,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市场,加强四川蔬菜直供澳门,利用香港国际大都会的桥梁和辐射作用拓展“川字号”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提高农业引进来水平。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目标,积极引进境外资金、技术、品种、人才及管理经验,重点引进生猪优良品种和以色列旱地节水农业技术,深入推进合作园区建设,推动新津和盐边两个川台农业合作园区提档升级。

第五章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以“三区、三园和一体”建设为载体,聚集农村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创新带动联结机制,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完善补贴、金融、保险、设施用地等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扩量,出台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办法,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鼓励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交流。完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扶持政策,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参与当地主导产业,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到2020年,全省重点培育6.4万个专业大户,5万个家庭农场。
       (二)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开展实体化运作,创建一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鼓励农民合作社联合,发展产加销服一体经济。规范合作社运营,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服务质量,明确财务管理规范,实现财务公开透明。加大对合作社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不断完善财税、金融、用地、用电和人才培养等扶持政策,财政项目优先向评级较高的合作社倾斜。到2020年,全省培育发展8.5万个农民合作社。
       (三)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和监管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开展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围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茶叶、木竹、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现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以商招商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强化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到2020年,全省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200个。
       (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以生产经营型为主、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突出需求导向,以贴近生产、方便农民、鼓励创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强化分类指导。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对符合认定条件的,统一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探索构建配套扶持政策。构建“专家+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户”的技术快速传递链,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率先在新型职业农民身上实现转化和应用。

       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一)推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细化和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强化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完善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服务,开展信息咨询、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等服务。采取财政奖补、金融支持等鼓励措施,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耕地、林地流转专项奖补资金,积极利用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合理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担保试点工作,对流入方进行资质审查,加强对工商资本的合理引导和监管,防止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二)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利用国家产业政策,针对性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渠系配套建设,解决农业发展水、渠、路、电等瓶颈问题,补上基础设施的短板,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基础支撑。落实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提高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带动能力,推广“合同订单”“收益分成”“股份合作”“托养寄养”等模式,引导农户与带动主体结成紧密的生产经营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三、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强化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植保植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疫病防控、森林(草原)防火、基层供销社等能力建设。探索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农技服务。
       (二)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加快发展经营性服务,引导会农业技术、有生产要素、懂市场经营的农民领办经营性服务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销合作社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代销代购、农机作业、储藏保鲜、粮食产后服务等社会化服务。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在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扩大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和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销合作社和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实施农业和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拓展供销合作社在土地托管、农村合作金融、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经营服务领域,开展保姆式、菜单式、超市式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将其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一)以基层供销社改造为重点,健全完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坚持“为农、务农、姓农”宗旨,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改造,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推动基层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实施“基层社示范建设工程”,支持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扩大服务领域,实现县以下服务网络全覆盖。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联合社理事会、监事会,密切联合社层级联系,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关系。探索建立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推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壮大。
       (二)拓展经济服务领域,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的现代为农服务体系。完善新型农资供应保障体系,支持庄稼医院和农资物联网建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土地托管服务,支持乡镇托管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开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综合性生产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加快流通设施网络改造升级,建设一批现代化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集配中心、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和社区生鲜超市、农贸市场,提高产销对接能力,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供销社”行动计划,支持县域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乡村电子商务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和农村经营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建设。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实施农村综合服务社“提质扩面工程”,大力发展城镇商贸中心、经营服务综合体和消费合作社,完善经营服务网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性服务。积极稳妥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和金融服务,探索设立农村资

上一篇:四川省“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
下一篇:四川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