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四川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5-18 14:40:05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是旅游经济持续高位增长。旅游总收入从2011年的2000亿元到2015年突破6000亿元,旅游总收入从全国第9上升至第5。与2010年相比,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增长了1.5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了2.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提升3.6个百分点。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
       二是大旅游发展格局凸显。坚持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充分发挥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以旅游为统领,部门协作,横向、上下联动的“大旅游”管理机制,在政策扶持、资金保障、联合执法等方面支持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正式成立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全省有4个市(州)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省政府明确对市(州)主要旅游指标进行目标考核,藏区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排名,把生态旅游作为考核的重点。成都、乐山、资阳等市列入了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
       三是旅游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初步形成。全域旅游成为共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成效初显,有7个市(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30%。大成都、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攀西、大巴山、大川南和雅安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等重点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成功创建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1个省级旅游强县、16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6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4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74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60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县域旅游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是旅游综合带动效益显著提升。2015年,旅游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15.19%。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旅游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点数由2014年的1.23%上升到2015年的1.55%。2015年从事旅游业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35万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快2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人均纯收入786.2元,全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行政村已超过5000个、带动1000余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我省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增进民族团结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和谐产业。
       五是旅游项目建设硕果累累。“十二五”时期,共投入省级旅游发展资金5.2亿元。设立了首期规模超过30亿元、总规模达100亿元的四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全省储备重点旅游项目4157个,总投资28762亿元。全省旅游招商签约4802亿元,年均增长15%,完成旅游投资3371亿元,年均增长19%。成功新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207家,其中5A级景区新增7家,在全国排名上升到第4位。成都市成功创建首批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九寨沟成功创建全国绿色旅游示范基地,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西昌邛海)、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4家,成都、泸州、遂宁、乐山四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六是旅游营销亮点纷呈。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推出《爱,在四川》系列微电影。突出主流媒体宣传,中央电视台183集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中实现56集宣传四川自然和人文旅游,累计覆盖受众超过60亿人次。策划举办“行摄365•画说四川”,“行南丝绸之路•游大熊猫家乡——欧洲熊猫粉丝四川探亲之旅”大型国际营销活动。出版发行了《发现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稻城亚丁告诉你》等10余本旅游图书。创新搭建节会活动平台,成功构建4+4+N旅游节会体系〔第一个“4”是指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全球旅游网络运营商合作交流会、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第二个“4”是指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四季版;“N”是指市州主办的节会〕,持续扩大了四川旅游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是智慧旅游引领全国。构建了省市县政府和企业联动的1+3模式智慧旅游体系,建成四川旅游运行监管及安全应急管理联动指挥平台,基于北斗兼容系统的户外应急救援平台和“1+21+N”〔“1”是指四川旅游咨讯网站(www.tsichuan.com),“21”是指21个市(州)旅游资讯网站,“N”是指多种语言旅游资讯网站〕的tsichuan 多语种旅游资讯和营销平台。打造出13个智慧旅游城市和以智慧九寨为典型的20多个智慧景区,极大地提升了四川旅游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水平。整合交通运输、气象、环境保护、测绘、通讯运营商等多领域资源,基本形成旅游大数据体系。2014年四川智慧旅游体系荣获“2014中国智慧旅游创新项目TOP10”,国务院办公厅将“四川旅游工作专题建设”确定为政府内网信息资源共享利用试点。

       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形势
       从国际旅游发展大环境看,世界旅游业已经进入新的全球化红利期,旅游成为各国创造就业、出口创收以及拉动基础设施的关键驱动力。中国正进入经济大国和旅游大国同步崛起期,中国旅游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旅游成为我国外交战略和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型载体。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看,“十三五”期间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旅游业必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产业、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系列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也成为激发旅游市场活力、释放旅游政策红利的巨大动力。
       从国内旅游发展大环境看,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牢固树立,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国家已明确将旅游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提出树立科学旅游观,为旅游业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到质量效益型转变指明了方向。在旅游消费日趋散客化、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日益创新的背景下,互联网+旅游革新浪潮助推旅游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不断深化,我国旅游业正在从传统服务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
       从四川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看,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旅游是四川最大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三五”四川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把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巨大机遇,依托四川省立体旅游交通格局和多点多极旅游基础,凭借天府新区和成都自贸区创建等创新引擎,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动力,四川旅游业将在五大理念引领下,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第二章  发展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要求,运用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以围绕旅游、共建旅游、主导旅游为导向,突出全域布局、全业支撑、全民参与、全程服务,把旅游业作为促进消费、带动投资、扩大就业及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着力实施旅游扶贫,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在全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旅。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改革试点等中寻求旅游改革机遇,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改善旅游市场环境,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全方位推进改革的工作局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贯彻于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全面提升依法治旅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旅游环境。
       坚持共享发展,富民惠民。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着力发挥旅游业富民、惠民、安民的重要作用,突出旅游业在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促进城乡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引导作用,通过构建文明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国民幸福感和人民生活质量,使旅游业发展成果普惠广大群众。
       坚持产业融合,绿色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强关联、高综合、强拉动特点,通过“旅游+”模式与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商务、会展等行业渗透融合,推动全省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实施绿色崛起,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提升旅游生态文明价值,将生态与旅游、发展与保护相结合,推进旅游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加强绿色理念教育,使尊重自然、崇尚节约、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产业发达、产品丰富、设施完善、服务优良、安全有序、市场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发展增速保持在每年15%以上,202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1.2万亿元,旅游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产业素质进一步提升。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渐趋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大熊猫、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蜀道五大国际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0年入川游客与本省游客的比例优化为45∶55;全省接待国内游客中过夜游客人数在总人数占比达48%,比2015年提升2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全省接待入境人均天花费年均增长率比“十二五”提升3个百分点。
       综合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旅游业对全社会就业带动、促进百姓致富作用更大。到2020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30万人以上,通过发展旅游惠及贫困人口占全省脱贫任务的20%以上。

       第四节 战略布局
       紧扣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围绕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全省“511”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5大区域
       (一)持续打造成都平原核心旅游区(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以建设中国西部最重要入境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抓住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契机,提升大熊猫、古蜀文明、三国历史文化、都市休闲、时尚购物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成都市率先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构建环成都都市旅游圈和两山两湖及沱江丘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辐射带动全省。以成都、乐山、资阳、峨眉山、简阳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为示范,加快建设全省旅游业改革创新先导区。
       (二)巩固突破川西北旅游区(阿坝、甘孜)。以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民族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重点瞄准欧美日韩等入境旅游市场,加快大九寨、大贡嘎、大亚丁品牌旅游目的地提质增效,培育民族、民俗文化等旅游品牌,全面启动国道318/317川藏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一批高端的特种山地旅游、特色乡村旅游和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积极发展大众自助自驾旅游,推进航空线路与落地自驾游线路无缝对接。促进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区域合作,加强旅游城镇以及沿线旅游厕所、旅游医疗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全力拓展川东北旅游区(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巴中)。以建设秦巴山地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国内客源市场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国南方(秦岭南麓)滑雪场项目群和嘉陵江流域文化体验休闲旅游项目群,抓住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机遇,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创建大巴山国家旅游产业扶贫试验区。推进蜀道申遗和三国历史文化、民宿旅游品牌培育,大力发展“川陕苏区、伟人故里”红色旅游。
       (四)加速开发攀西旅游区(攀枝花、凉山)。以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积极推动旅游业与阳光康养、生态农业、体育运动、文化创意、影视演艺等融合发展。做好养老、康养市场,重点建设以G5京昆高速攀西段为轴线的攀西阳光康养旅游带,以向家坝、溪洛渡等为主体的金沙江、雅砻江上世界高坝峡谷旅游项目群,以汉源、越西、西昌、德昌、米易、会理、会东、攀枝花为代表的阳光度假城市,以泸沽湖摩梭文化、昭觉为龙头的彝族文化旅游精品产品,将四川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培育成世界性旅游节庆活动。
       (五)加快推进川南旅游区(自贡、泸州、内江、宜宾)。以建设南向国际旅游经济走廊为目标,深入推进川南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重点服务本地和重庆、云南、贵州游客。结合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乌蒙山区扶贫攻坚,推进金沙江流域高坝、峡谷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发展。围绕长江黄金水道和四川“四江六港”水运体系开发水上旅游产品,大力培育泸州、宜宾为对外旅游开放口岸。
       二、10大旅游目的地
       5大旅游区以突破入川游客规模、优化游客和旅游收入结构为重点,打造10大旅游目的地,构建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要求的旅游目的地新体系。
       (一)大成都国际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夯实成都市旅游首位和中心的支撑地位和引领带动作用,率先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进以都江堰万达旅游城、成都太古里等为代表的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旅游产品建设。打造龙门山、龙泉山、三岔湖、龙泉湖和沱江等环成都山水休闲旅游带。整合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古蜀文化旅游以及武侯祠、宽窄巷子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培育。推动成都加快打造特色世界音乐之都,推出3场以上展示四川浓厚历史人文和秀丽自然山水的大型实景演出或音乐秀场。到2020年,建成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70家,省级以上度假区10家,新增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10家,自驾车营地20个,旅游厕所1000座。
       (二)大峨眉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加快环峨眉山度假旅游产品培育,提升乐山大佛景区品质,积极构建适应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四川旅游第二极。以三山(峨眉山、瓦屋山、大瓦山)、三城(乐山、雅安、眉山)、两江(岷江、大渡河)为骨架,加快建设岷江东岸、蒙顶山、周公山、七里坪—柳江古镇、瓦屋山等旅游区,加快峨眉等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构建“聚合观光、动态度假”旅游目的地示范区。推动乐山市创建成为全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到2020年,建成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30家,省级以上度假区6家,新增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5家,自驾车营地10个,旅游厕所480座。
       (三)大九寨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提升九寨沟、黄龙旅游精品的国际化水平,将入境旅游的规模和增幅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深度开发中查沟、白马王朗等新景区,建设雪宝顶高山滑雪场等大型运动度假项目,整合若尔盖县、红原县、阿坝县、壤塘县等大草原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力松潘古城、达古冰山等旅游热点,推动阿坝州旅游二次创业。加强松潘、川主寺等旅游城镇建设,完善休闲度假服务功能。推动开放九黄机场为国际航空口岸,突破入境游口岸单一瓶颈。到2020年,建成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15家,省级以上度假区5家,新增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5家,自驾车营地8个,旅游厕所140座。
       (四)国道318/317川藏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快藏区优势旅游资源转化,坚持生态优先,低碳、低干扰、低强度旅游开发模式,以突破入境游和自驾自助游市场为重点,打造国道318/317沿线融自然观光、文化体验、山地运动、科普科考与体验度假等为一体的最美景观大道和世界遗产走廊旅游目的地群。重点打造高尔寺山等10个最美景观公路遗址公园、大格聂等6个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抓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契机,推进碧峰峡创建5A级景区,加快卧龙、宝兴、四姑娘山等大熊猫家园高端旅游产品和环线建设,树立起四川“熊猫家园•乐园”世界旅游品牌形象。加快建设康定等4个机场落地自驾车服务,新都桥等7个综合汽车营地、16个二级汽车营地和24个三级汽车营地。推进康定、马尔康等5个国际旅游城市,德格等26个旅游中心城镇,磨西等36个旅游小镇,康巴汉子村等68个旅游特色村寨建设。培育四川甘孜国际山地旅游节、康定国际情歌节等6个国际主题节会活动。到2020年,建设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10家,省级以上度假区4家,新增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5家。
       (五)大香格里拉—环贡嘎世界高山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海螺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已完成)和贡嘎山度假旅游区,加快开发燕子沟、雅加埂、贡嘎西坡、丹巴藏寨、亚拉雪山(中谷—台站沟)等系列优势旅游资源,建设以国际市场和自驾自助游为主的,满足入境游客需求的,融观光、度假、科考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国际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康定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加强磨西、新都桥等旅游城镇建设,推出蜀山之王—环贡嘎和情歌故乡—康定城两大核心品牌。完善康定、甘孜机场旅游接待设施,加密国内直飞航线和包机航线,渐次开放国际口岸机场,推进直升机救援和特种旅游服务体系,建设3个以上直升机停机坪(场)。到2020年,建设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6家,省级以上度假区2家,自驾车营地3个,旅游厕所40座。
       (六)大香格里拉—环亚丁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抓住国家建设香格里拉民族文化旅游区契机,加快稻城亚丁创建国家级5A景区,夯实“北有九寨黄龙、南有稻城亚丁”的藏区旅游发展格局。以亚丁机场为中心,整合乡城、理塘、得荣的优势旅游资源,大力推进藏区特种山地旅游和藏乡田园特色A级景区建设,加快稻城亚丁(含海子山)、木里洛克九百里等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积极培育新的国际和国内旅游产品品牌,推动开放亚丁机场为国际口岸,开通东南亚、日韩和港澳台航班,提升入境旅游市场规模。推进直升机救援和特种旅游服务体系,建设2个以上直升机停机坪(场)。到2020年,建设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6家,省级以上度假区2家,自驾车营地2个,旅游厕所30座。
       (七)秦巴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抓住国家建设秦巴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区契机,加快以秦岭南麓(广元、巴中、达州)为核心的中国南方山地滑雪休闲度假圣地建设,发力国内旅游市场,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滑雪的四季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巴山大峡谷、光雾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出曾家山、八台山等10个南方滑雪场度假旅游区。做强川陕苏区红色旅游品牌,加快恩阳红色古镇、洋烈度假小镇等特色旅游小镇开发建设。深度实施旅游扶贫工程,推出200个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建设9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到2020年,建设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40家,省级以上度假区6家,新增4星级(含)以上旅游饭店5家,自驾车营地5个,旅游厕所600座。
       (八)嘉陵江流域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阆中古城、昭化古城、相如故城等特色古镇,小平故里、朱德故里、嘉陵桑梓等人文田园、乡愁体验系列休闲项目建设,打造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体的嘉陵江流域文化生态精品旅游带。加大嘉陵江山、龙女湖、白龙湖、升钟湖等亲水、戏水、玩水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全国最大的“内河黄金海岸、欢乐水世界”旅游度假项目群,构建中国内河湖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典范。推进明月峡、凌云山、皇泽寺等沿江国家4A级景区的上档升级,建设阆中、华蓥山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2020年,建设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36家,省级以上度假区6家,自驾车营地5个,旅游厕所400座。
       (九)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深度开发阳光康养、探秘彝区、度假攀西系列旅游产品。推进泸沽湖、螺髻山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完善提升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攀枝花建设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西昌创建全国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打造安宁河流域阳光休闲度假旅游带。依托国道108,打造天路旅游景观大道和特色乡村旅游通道。推进美姑毕摩文化园等大凉山文化旅游项目落地,建设一批彝族文化村寨,大力开发彝族漆器等旅游商品。到2020年,建设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20家,省级以上度假区6家,新增4星级(含)以上旅游饭店5家,自驾车营地10个,旅游厕所354座。
       (十)川南长江流域度假旅游目的地。抓住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建设成渝城市群机遇,将旅游发展融入川南城市群建设,积极发展适应国内旅游市场的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加快完善自贡、内江、宜宾、泸州4个中心城市的旅游集散和服务功能,提升沿江立体交通运输等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一体化的川南1小时旅游经济圈和川南四城旅游环线。加快兴文石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蜀南竹海、黄荆老林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度挖掘长江文化、“中国白酒金三角”、竹文化、盐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金沙江高坝峡谷旅游项目群、中国酒镇酒庄群、自贡航空旅游区、盐都文化度假区、内江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李庄古镇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到2020年,建设国家4A级(含)以上景区(或四川特种特色旅游景区)40家,省级以上度假区6家,新增4星级(含)以上旅游饭店5家,自驾车营地6个,旅游厕所1030座。
       三、10大精品旅游线路
       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构建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线、九环世界遗产线、成乐文化生态度假环线、国道318/317川藏最美景观旅游线、香格里拉文化与生态旅游线、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线、秦巴南国冰雪游线、攀西阳光康养旅游线、长征丰碑红色旅游线10大精品旅游线路,以及沿精品线形成的系列支线、次线和小环线网络体系,串联5大区域、10大旅游目的地。

第三章  发展举措
 
       紧紧围绕旅游产业过万亿和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两大目标,推进十大重点任务,实施31项举措。

       第一节  深化旅游业改革
       一、全面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以旅游理论和制度供给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完善“聚合观光、动态度假”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探索跨行政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整合,以住宿体系目的地化为突破口,探索围绕旅游要素打造目的地。完善旅游产业引导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等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建立综合性旅游协调机制,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体系。整合各方面智力资源,加强旅游基础研究,探索成立四川旅游智库。着力互联网时代现行政策不适应游客消费行为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关键点和制约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难点等旅游基础理论、政策和重点、热点问题研究,开展顶层设计,有效发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二)以旅游服务要素供给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加快实现旅游交通无缝对接,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大旅游城镇、村寨步行道、停车场、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应急救援、信息网络、标志标识系统等设施的建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购物和娱乐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三)以旅游产品和线路供给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积极开发综合性、复合型、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促进旅游+互联网、新农村建设、大众创业、文化、休闲、研学、健康养老、房车自驾、运动、购物、交通、金融等一批旅游业态、组织模式、商业形态、服务流程等创新发展,鼓励发展精品酒店、主题酒店、乡村民宿,引导旅游消费。
       二、重点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推进政府简政放权。进一步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除规定不能下放的外,其他省级旅游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市(州),除法律明令禁止的领域外,各类旅游要素和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加快推进旅游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支持旅游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项目。
       (二)健全旅游市场规则。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积极引入外资旅游企业。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租车等“互联网+”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优化旅游客运车辆结构,落实省内异地运营政策,提升现有30座及以上车型利用率,增加小型旅游客车市场供给。全面落实宾馆饭店、餐饮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水、用电、用气价格,降低企业成本。积极争取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中,将生态补偿与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衔接,为生态保护区居民提供旅游创业就业的机会。
       (三)改革行业协会。以旅游公共管理服务的参与者、旅游行业利益的代表者、独立运作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目标,加强行业自律自治,打造协会品牌,拓展协会造血渠道,增强生存能力。积极反映企业的呼声,强化企业与政府的沟通,进一步发挥协会的桥梁作用。探索协会运行新模式,主动反映和体现新业态需求,组建新的组织机构,服务于广大的旅游企业,服务于旅游产业发展。
       (四)改革旅游管理机构。积极推动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产业促进、资源统筹、发展协调和服务监管四项重点工作。将旅游业确定为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五)健全旅游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旅游产业发展协调领导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地方主要领导牵头、部门有效联动、社会协同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全省旅游信息共享、旅游违法行为查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全方位、立体式旅游信息收集、管理、发布机制。
       (六)深化改革创新试点。大力支持乐山、资阳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探索在国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所在区域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支持都江堰、西昌邛海—安宁河谷、青川青竹江、绵阳仙海、开江宝石桥等国家水利风景区开展河湖公园试点,助推我省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七)改革旅游规划。改革旅游规划管理,重构旅游规划工作流程,建立“四划、三图、三权、四方”(“四划”:谋划、策划、规划和计划。“三图”:规划图、设计图、施工图。“三权”:编制权、实施权、监督权。“四方”:甲方、乙方、咨询方、管理方。)的工作机制,通过“编制权+实施权+监督权”三权结合运行实现规划有效落地。各级政府编制城乡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村规划等)要加强与旅游发展规划的衔接,强化旅游发展规划的篇章和内容。推动5A级旅游景区所在城镇,按照旅游目的地体系要求进行相关规划修编。稳妥推进“多规合一”工作。

       第二节 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创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推动全省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按照“围绕旅游、共建旅游、主导旅游”三个导向和“全域布局、全业支撑、全民参与、全程服务”,全面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镇(乡村)体系,积极推进多规融合,探索推进多规合一;变“旅游+”为各行业“+旅游”,创新机制体制,将政策、项目、资金和人力资源向旅游倾斜;因地制宜,规划和打造旅游产品、线路,提升旅游要素服务水平,建设一批区域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逐步推动旅游管理从单一旅游行业部门行为向统筹协调管理转变,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旅游对当地经济、就业的贡献率以及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旅游厕所建设、旅游数据中心建设等创建标准,重点推进乐山、阿坝、甘孜等8个市(州)和都江堰、剑阁等20个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旅游+第一产业”,推进城乡统筹
       (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生态的有机融合,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提升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农耕文化浓郁的农业主题公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等休闲农业景区,打造一批精品景点和精品线路。实施休闲农业品牌培育工程,争创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培育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和省级示范休闲农庄,引领休闲农业提升发展。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加快发展壮大一批集聚发展、特色鲜明、村美人和的休闲农业专业村。
       (二)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旅游。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和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形成的园区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以森林体验旅游、湿地体验旅游、森林康养旅游、野生动植物观赏及生态教育旅游等产品为主的林业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四川花卉(果类)、红叶、大熊猫和森林文化四大生态旅游系列节会品牌。
       (三)引导发展水利旅游。以水域(水体)、水利风景区和水利设施为依托,鼓励各地积极开放和营销亲水旅游产品,引导具备条件的水域、水体和国家水利风景区推出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养生等旅游产品和规范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积极开展河湖公园试点建设,打造品牌型、精品型水利风景区。创建一批水利科普展览馆、水文化主题公园、水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示范项目,形成水利风景区、河湖公园、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文化主题公园等水利旅游体系。
       (四)培育品牌特色农林旅游商品。结合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以农林土特产品旅游化为突破口促进农林产品精深加工,鼓励中小微企业参与,通过农林旅专业合作社、生鲜电商线上线下等新型平台,重点扶持一批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的农林旅特色商品示范企业,构建 “美丽四川”农林土特旅游商品体系。
       三、“旅游+第二产业”,发展工业旅游与旅游工业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编制全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全面普查全省工业旅游资源,确定工业旅游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设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打造航天工业(西昌)、飞机设计(成飞集团)、科技工业(绵阳)、机械重工(德阳)、白酒工业(成都、德阳、宜宾、泸州)、钒钛工业(攀枝花)、国防工业(绵阳、攀枝花、达州等)、军民融合(简阳)、水电工业(甘孜、阿坝、凉山州地区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沿线)、天然气石化工业(达州)、石材加工业(雅安)等一批工业旅游重点区域与重点项目,形成十大工业旅游品牌。
       (二)做精工业科技与工业遗产旅游。利用现代工厂区景观、废弃矿区、工业遗产、工业科技基地等开发工业文化旅游产品,开放攀枝花资源型城市转型、绵阳(两弹城与九院科技馆)和西昌航天发射基地等国防和工业基地,全兴(水井坊)、宜宾五粮液与泸州老窖等历史文化挖掘,全省“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德阳汉旺401信箱工业遗址与汉旺地震遗址、自贡大安盐厂工业遗址的开发建设等,与旅游业发展统筹结合,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工业遗产博物馆等为支撑,以研学旅行、老年旅游、红色旅游、怀旧旅游等为主体,工矿业遗产保护性开发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创新局面。
       (三)支持旅游装备制造本土化。举办西部旅游产业与旅游装备博览会,引入国际国内知名旅游装备大集团,支持本土旅游装备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房车及拖挂车、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在省内基地化和本土化。引导建设一批房车露营、体育用品、户外装备、低空与水上旅游、智慧旅游、宾馆饭店用品的旅游装备本土制造示范企业。
       (四)发展旅游商品设计和制造。按照“创意化的文化产品、文化化的实用产品、旅游化的土特产品”三大类型,加强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建设30个旅游商品研发、生产示范基地。鼓励市场主体开发蜀锦、蜀绣、绵竹年画、泸州油纸伞、藏区唐卡、祥巴、彝族漆器及服饰、羌绣、青神竹编、南充丝绸、简阳古琴、邛窑陶瓷等富有四川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其他旅游商品,鼓励支持民族地区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商品,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丰富旅游商品系列和类型。适时举办四川旅游商品博览会、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设立四川旅游必购商品展区,评选最佳四川旅游必购商品系列。
       四、“旅游+第三产业”,构建以旅游为重要支柱的现代服务业
       (一)文化旅游。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实现文化与旅游发展互促共进。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旅游注入文化特质,凸显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增强文化活力,全面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体现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文化特色,推进旅游经济效益与文化社会效益相统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化会展、动漫旅游等重点产业,将四川丰厚的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态升级换代的核心内容,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游客,形成有文化地标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出台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文化旅游综合体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好藏、彝、羌等少数民族节日、庆典等民族文化展示和民族文化活动作用,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四川南方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加快成都建设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名城。
       (二)体育娱乐。推动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创建集训类、竞技类、民族类等多种类型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3个省级山地户外登山(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建设西部低空旅游服务总部,试点直升机、热气球、固定翼飞机等低空旅游产品。加快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化演艺旅游,结合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举办音乐周、音乐季、音乐节等各类音乐品牌活动,以藏歌会为基础打造夏季红原高原音乐季,以彝歌会为基础打造冬季凉山音乐季。
       (三)旅游住宿。创新推进旅游住宿目的地化,采用专业、系统、创新的设计手法和理念,注重独特性、文化性和体验性,重点建设一批自然风光酒店、历史文化酒店、时尚精品酒店、设计酒店、生活方式酒店、艺术特色酒店等概念型酒店,以独特的住宿体验吸引游客。 推动旅游住宿业态多元化,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客栈、民宿、公寓、精品酒店、度假别墅、小木屋、帐篷、房车等非标准住宿,加快发展会展酒店、温泉酒店、度假酒店、商务型酒店、汽车旅馆、汽车营地等多形式住宿设施,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住宿设施体系。加大网络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在住宿设施中的应用。加强对非标准住宿的指导和服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星级饭店、绿色饭店、主题饭店、精品饭店和饭店管理公司等系列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研究制定四川省智慧饭店、精致酒店地方标准,加快推进旅游饭店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四)旅游餐饮。推进旅游餐饮特色化,大力开展全球川菜名馆活动,充分发挥川菜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餐饮在全省旅游产业中的支撑作用。大力挖掘四川传统菜系和地方特色餐饮,与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茶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融合,创新菜式、环境、服务,发展主题特色餐饮,支持成都建设以巴蜀文化为底蕴、品牌川菜为特色、名店名企为代表、荟萃中外美食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美食之都,鼓励各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街、美食城。
       (五)旅游购物。实施四川旅游商品品牌提升工程和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加大对老字号商品、民族旅游商品和乡土绿色商品的宣传,推出四川旅游商品推荐名录,举办四川特色旅游商品进商场,进超市活动,建设50个特色旅游购物专业市场(场所),支持鼓励重点旅游城镇和景区建设特色商品购物街区,支持在线旅游商品电商平台,培育龙头旅游商品企业。结合天府新区和四川自贸区建设,规划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自由购物区,在四川落地实施旅游购物免税和退税政策,鼓励和引导游客在川购物消费,吸引国内外高级零售商和品牌直营商入驻,增加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扩大离境退税商品种类,完善离境退税配套服务。

       第三节 推进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
       一、大力推进旅游扶贫
       把旅游扶贫作为我省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为重点,因地制宜,采取“打造景区带动型、发展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三种旅游扶贫模式,将144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打造成特色旅游景区或产品,通过劳务收入、资源入股、土地入股、门票分红、扶贫资金入股等方式,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积极探索实践旅游扶贫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政策,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增收脱贫的富民产业。到“十三五”末,全省通过发展旅游惠及贫困人口占全省脱贫任务的20%。
       (一)实施旅游规划引导工程。编制“十三五”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和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旅游扶贫专项规划,指导相关市(州)和贫困县编制旅游扶贫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贫困县、重点村,试点开展旅游、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保规划“多规合一”。
       (二)实施旅游产品开发带动工程。创建一批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成为旅游扶贫的龙头景区。研究出台A级景区带动扶贫建设导则,强化当地居民参与,发挥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贫困县、贫困村脱贫致富。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贫困地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多类型旅游区改造,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功能。
       (三)实施旅游扶贫示范工程。以黑水县、稻城县、雷波县3个省级旅游扶贫试验区为重点,在资金捆绑使用、政策支持、多元化投入、社区参与保障和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开展旅游扶贫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和引导旅游产业基础较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贫困县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实施千村万户旅游富民计划和林业生态旅游千村万景扶贫攻坚行动,精确识别扶贫对象、精确制定扶贫方案、精确实施帮扶措施,重点引导建设10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和10000个乡村民宿达标户。
       (四)实施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工程。结合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以及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县乡道改善、村道完善等工程,统筹利用惠农资金,加快推进建档立卡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防洪减灾、垃圾污水处理、应急救援、信息网络、文化活动场所、标志标识系统等设施建设。
       (五)实施旅游商品开发工程。积极推动旅游商品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实施旅游扶贫电商行动,推动建立超市和网购运作的旅游扶贫机制,鼓励创办乡村旅游超市与旅游商品网购平台,帮助贫困户销售旅游商品。鼓励优质特色旅游商品进驻省内主要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旅游购物区、城市大型商场超市和旅游购物街区。
       (六)实施旅游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旅游师资队伍培训计划、旅游实用人才培训计划、乡村旅游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旅游技能素质培训,提升旅游扶贫管理水平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专家服务团智力扶贫行动。选派旅游部门干部到贫困县、贫困村挂职和蹲点扶贫。组织省内旅游院校师生到贫困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旅游培训机构、院校、星级酒店与乡村旅游特色经营户(点)的结对帮扶活动。
       二、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
       围绕美丽新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将四川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一)引导乡村旅游产业集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串点连线、连线成片,突出打造环成都乡村休闲旅游带、环重庆乡村休闲旅游带,构建连片成带聚集发展格局。环成都乡村休闲旅游带突出休闲度假地打造,重点培育具有乡土文化特色和国际品质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体验产品。环重庆乡村休闲旅游带要提升乡村旅游观光产品档次,积极打造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培育重点乡村旅游度假产品。空间节点上,充分考虑现代交通对乡村旅游的牵引带动作用,打造环城、依景、沿线(山、路、湖、江、河)乡村旅游集聚区,重点打造四大城镇群周边,G5高速、国道318/317沿线和长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雅砻江、沱江等沿岸乡村旅游带。
       (二)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模式。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引导乡村旅游合作社加速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着力做大做强一批经营规模大、产业基础牢、产品质量优、带动能力强、运行机制新、规范管理好的乡村旅游合作社。深入推动乡村旅游行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构建市场营销、游客接送、住宿餐饮服务、农副产品、旅游商品配送等专业化分工的协作机制。结合各地实际,引入公司化经营管理和营销方式,推动形成有效的现代乡村旅游运行模式。加大省级旅游发展资金对乡村旅游示范项目补助力度,推进实施省市县三级乡村旅游提升示范项目建设。推出一批乡村旅游模范村、模范户、金牌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三)培育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产品。针对国际市场和高端游客,突出乡村特点,挖掘文化内涵,发展旅游度假小镇、乡村主题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客栈、精品村寨、国际驿站、乡村俱乐部、度假乡村庄园、户外运动基地等乡村旅游精品。针对区域近程客源市场,发挥生态优势,创新特色业态,积极培育度假乡村、精品民宿、古镇古村落、乡村养生养老基地、乡村自驾游基地、房车露营地、乡村研学旅行基地、乡村民俗创意体验馆等新型产品业态,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研究制订四川省度假乡村建设标准。打造一批乡村类旅游A级景区、度假乡村、特色乡镇、精品村寨、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
       (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抓住乡村旅游从观光式旅游过渡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契机,大力发展民宿旅游。制订出台民宿旅游管理办法,编制民宿旅游发展规划,科学引导全省民宿旅游发展。将民宿作为乡村文化活化的重要窗口,按照风貌特色化、功能现代化、服务标准化的要求,突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色,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元素,创新经营方式,提供感动式服务,提升民宿建筑空间美学,将民宿旅游打造成为我省乡村旅游升级版。
       推动“互联网+乡村旅游”。全面启动智慧乡村旅游工程,积极推进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向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延伸,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提升高速网络服务水平。探索运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乡村旅游信息垂直平台,实现信息智能推送、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互联网服务功能。
       提升乡村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重点推进乡村旅游经营点(户)厕所、厨房等达标提升。突出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加强乡村资源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旅游乡村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打造重点旅游产品
       一、实施旅游精品工程
       (一)推动旅游资源品牌化。
       实施1000A计划。“十三五”期间,新创建A级景区700个以上,期末全省A级景区总量突破1000个。进一步提升九寨沟等现有1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海螺沟、平乐古镇—天台山、碧峰峡、稻城亚丁、安仁古镇、光雾山、四姑娘山、兴文石海等29个国家4A级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山地旅游产品打造为抓手,重点在民族地区建设国家4A级以上的特种旅游景区20个。以乡村旅游类A级景区和旅游扶贫类景区建设为抓手,新建650个特色A级旅游景区,研究出台四川省特种旅游景区标准和特色旅游景区导则。
       实施度假四川计划。加快全域四川度假产品体系建设,打造聚合观光、动态度假产品,推动住宿体系目的地化旅游产品建设。推出龙门山、光雾山、米仓山等“华夏中央空调”消夏度假旅游带,金川大东女、安宁河流域阳光度假带,大巴山、西岭雪山等南方滑雪带(群),嘉陵江流域亲水度假旅游带。新建10个温泉度假旅游区、10个(南方)滑雪场、10个玩水江湖旅游产品和10个阳光度假旅游区。加快西岭雪山(花水湾)、大青城、阆中、峨眉等10家国家级度假区创建,建设省级度假区50个。
       以标准化引导全省国家级旅游资源(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等)加快建设成为旅游产品。到2020年,力争新创建1—2个世界遗产、5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30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二)实施百镇旅游提升工程。完善旅游城市、城镇和乡村的主客共享旅游功能,结合中国特色小镇培育和我省百镇建设试点,力争打造100个国家3A级以上景区的特色旅游镇。
       推进旅游与城市化融合发展,有序开拓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创新城市业态,提高居民幸福感,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旅游城市。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旅游。根据城镇规划的功能布局,提高旅游城镇综合服务水平。强化民族村寨和古镇古村的保护与利用,提升城镇风貌,丰富旅游业态,打造特色品牌,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宜居、宜游旅游小镇。
       (三)构建多层次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打造国道318/317川藏最美景观旅游线、香格里拉文化与生态旅游线、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线、攀西阳光康养旅游线等10大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沿线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智慧服务水平,使其管理和服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打通与陕、甘、藏、滇、黔、渝等邻近省份的旅游通道,打造10条入川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推进形成5条以上以我省为核心、跨区域的国家精品旅游线。
       优化一批地方特色精品线路。针对不同客源市场,以经典品牌景区为龙头,以线路统筹整合若干有特色的小景区,科学组织游览线路和时空节奏,合理安排线路上的旅游要素,推出一批多主题、多日游旅游特色线路。重点推出以自助、散客为出游方式的一日游、周末游、家庭游等短线旅游产品。
       二、打造特色业态产品
       山地旅游。依托我省类型多样的山区生态和文化资源,重点开发峨眉山、龙门山、大巴山、贡嘎山、格聂山和以四姑娘山、牛背山、天台山为主体的邛崃山系,以雪宝顶、九鼎山为主体的岷山山系。根据山地旅游活动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开发自然观光、避暑休闲、健康养生、山地运动、汽车露营、科考探险、野生动植物观赏、摄影(兽类、鸟类、野生花卉等)等旅游产品,科学布局旅游要素和基础设施,严格保护山地景观形态、山地环境和山地资源,完善构建山地旅游救援体系。
       水上旅游。依托我省丰富的江河湖泊旅游资源,在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邮轮游艇、湿地观鸟、水上运动、水上演艺、湖泊度假等旅游产品,加快主题度假酒店、码头、环湖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开发邛海、嘉陵江、向家坝等水上旅游度假区,将水上旅游打造为我省新的旅游吸引物和增长极。
       温泉旅游。强化高等级休闲度假与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引入国际高端温泉酒店品牌,与养生旅游、中医药康养旅游、亲子旅游等相结合,形成以温泉旅游产业链为主轴,多层次相关产业链为补充的产业集群,重点打造花水湾、罗浮山、峨眉山、海螺沟、红格、古尔沟、周公山等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
       阳光旅游。依托攀西、川南等地区独特的阳光资源优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绚丽的民族文化与风情,大力发展冬季阳光康养、户外运动、生态休闲、民族文化旅游、落地自驾游,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大力提升休闲度假产品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
       康养旅游。推动养老、医疗、中医养生保健、体育健身等与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推出一批以度假型养老、特色医疗、疗养康复、森林康养、抗衰老等主题的康养旅游产品。依托气候、生态、医疗服务、保健养生、运动休闲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融合医疗保健、休闲养生、康复养老、旅游度假等多种功能的康养地产。建设3个以上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区、30个省级示范区,3个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20个省级基地。
       研学旅游。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鼓励旅游企业开发价格优惠的生态、历史、红色、科考、传统文化研修等主题研学旅游产品,重点建设都江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绵阳市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
       特色旅游。借助“旅游+产业+文化体验”深度旅游体验模式,扶持特色产业,形成旅游搭台、产业唱戏的双赢格局。
       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红色旅游打造成常学常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充实完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革命战争时期内容为重点,将1840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红色旅游发展范围,形成覆盖更加全面、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的景区体系。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整合周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等旅游资源,深化融合发展,新创建一批4A级(含)以上、红色主题突出、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的复合型旅游景区。加强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发掘、征集、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创新红色旅游表现形式,增强知识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宣传“长征丰碑”“将帅故里”和“川陕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品牌,结合建党、建军、建国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活动,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广泛开展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因地制宜促进红色旅游与山地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研学旅游等的有机结合,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业态,增强红色旅游的综合功能。

       第五节 创新旅游营销
       一、创新旅游宣传营销工作
       强化“搭平台、建机制、构渠道、造事件、做活动、抓载体”十八字方针,将旅游营销的多元整合、系统组合、紧密结合的三合过程有机融合、贯通一体。
       (一)打好三地营销攻坚战。
       创新在境外客源地市场营销。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作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遵循“航线开到哪里,境外营销就做到哪里”原则,加强与国际航空公司合作,合作建设境外旅游营销中心。针对不同类型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旅游线路和产品,由境外营销中心联络媒体、组织买家、协调活动。借力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加大直航城市、国际友城落地营销力度。每年选择3—5个国际友好城市或境外直航城市,与相关部门联办“四川文化旅游周”推广促销活动。
     &

上一篇:四川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下一篇:四川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