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结合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年度计划。
一、年度目标
2011年,全省现代中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同比增长20% ;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
二、重点任务
突出重点产业链,加快结构调整。通过创新和技术改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推进我省现代中药产业发展。
(一)重点推进抗肿瘤、心脑血管、代谢疾病、肝病等原料药产业化。
重点研发中药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化技术,中药饮片小包装压块、分装技术;重点发展中药饮片小包装、曲类、袋泡、配方颗粒等产业化生产;重点解决天然药物、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核心技术。培育获取国际市场注册认证的原料药;重点推进抗肿瘤、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毛细血管、肝病等原料药产业化生产。抓好省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定量小包装共性技术及相关设备研究、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及推广,并将该项目成果应用到我省中小饮片企业;扶持曲类、袋泡型、超细微颗粒等中药饮片机械化、自动化应用及产业化推广等技术创新成果的实施。鼓励以新荷花、省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千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中药饮片产业联盟,用技术创新改造中小饮片企业,做到专业分工协调,形成产业集群,用量和质进一步增加我省中药饮片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
(二)加快药材源头建设,推进川产道地药材特色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重点抓中(藏)药材种质资源保护、野生变家种生产及抚育技术,中(藏)药材优良种质选育技术,种子种苗培育技术和规模化推广种植(养殖)技术等难题攻关。抓好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好医生药业集团、禾邦药业集团、华神药业、雅安三九、逢春制药、巴中普瑞制药等企业,在盆周山地、川西北高原、凉山州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化生产基地,生产川贝母、川芎、附子、麦冬、丹参、半夏、虎杖、赤芍、三七、美州大蠊等有特色的常用药材。
(三)推进现代中药集群建设,提升我省中药市场竞争力。
以“大企业”为龙头,“大品种”为核心,“大市场”为依托,实现现代中药产业布局,提升我省中成药市场竞争力。以地奥、康弘、华神、中汇、迪康、科创、恩威等大企业为龙头,重点加速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现代中药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以地奥心血康胶囊、康弘松龄血脉康成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全国独家中成药生产产品的契机,积极推进地奥心血康胶囊、华神三七三醇皂苷、中汇糖脉康胶囊等品种的国际化进程。
(四)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努力做大做强现代中药产业。
重点抓保健品和美容护肤品的功能性评价,质量和稳定性评价,卫生学检查、安全性评价等工作,建立完善行业及国家技术标准,规范生产。重点以川产中药材和天然植物为主要原料,着力打造中药保健品、化妆品、中药功能性食品、饲料添加剂以及日化、兽药等中药相关产品,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四川维尔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联合华蜀、佳利动物药业及通达动物保健科技有限公司在隆昌工业区集聚发展,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建设成西部最大的兽药生产基地。
(五)推进中医药服务业改革,发展中医药现代服务业。
推进中医药服务业的改革,以现代服务理念,强化医疗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中医诊疗后续服务(中药调剂、熬药、配送)社会化,减少患者排队取药等候时间,实现中药熬药和配送专业化及远程监控信息化,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推动中医药服务业的尽快发展。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对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
通过省两化领导小组的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协调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专题问题;对纳入年度推进计划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施督查。
(二)大力推进中药材生产产业化进程。
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中药生产企业加大投入参加与本企业有关产品的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确保企业药源和质量。
(三)鼓励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改造。
继续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新设备研制,在立项、经费补助、进入医保目录和技术改造投资上给予支持。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完善并落实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企业资产划转、债务核实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富余人员安置等问题,对重组后的企业在股票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以及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支持。
(五)发挥药品价格杠杆调节作用,完善集中采购和临床使用政策。
对药品成本费用和利润实行差别控制,特别是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协调有关部门在价格核定过程中给予支持。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集中采购评标标准和方法建议,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实现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
(六)强化调研,协调服务,促进发展。
深入重点项目企业调研,抓项目,保落实。促进具备条件的项目抓紧开工,已经开工的项目尽快投产,存在问题的项目尽快协调组织会审,协调指导企业全方位筹措资金,以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七)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做好要素保障。
主动与企业联系,做好信息交流,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协调保障中药企业水、电、气、讯、运和原材料供应,服务好企业,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有序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