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四川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济发展 > > 内容

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3-03-04 10:21:55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8年2月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动员和组织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和要求,奋力推进“四个跨越”,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105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2.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595.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3817.7亿元,增长1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59.5%和34.9%。从需求的角度看,“三驾马车”仍然以投资拉动为主,消费稳中趋旺。其中,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3.1%,总消费的贡献率39.6%。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超过国民经济的一半。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527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占GDP 的50.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2.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863.4亿元,增长27.9%;第三产业增加值1716.9亿元,增长17.7%。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受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5%。在食品类中,水产品价格上涨7.9%、粮食价格上涨7.7%、鲜菜价格上涨7.0%,鲜蛋价格上涨19.7%、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23.4%、猪肉价格上涨54.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

  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3%,生活资料价格上涨5.9%。全部原燃材料购进价格上涨5.7%。

  全部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0.8%。其中,种植业产品价格上涨10.7%,林产品价格上涨5.6%,畜牧产品价格上涨28.3%,渔业产品价格上涨6.7%。

  全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9.3%,比上年涨幅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2.0%,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5%。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信心持续增强。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35.0点,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35.6点,均为历史最高点。其中,工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更佳,景气指数分别达到143.1点、139.9点、131.1点和149.7点。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降耗难度较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二、农业

  2007年,全省农业生产呈恢复性增产,农村经济运行比较平稳。

  种植业结构继续小幅调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81.0万公顷,减少1.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39.7万公顷,增长1.6%;水稻196.0万公顷,减少1.3%;玉米124.7万公顷,增长3.0%;马铃薯61.1万公顷,减少4.2%;红苕84.5万公顷,减少9.8%;油料作物106.6万公顷,减少0.3%;药材9.5万公顷,增长1.3%;蔬菜109.6万公顷,减少7.3%,;青饲料28.4万公顷,减少7.5%。

  种植业实现恢复性增产。全年粮食产量3448.4万吨,比上年增产198.6万吨,增长6.1%,基本恢复到正常年景的生产水平。其中,小春粮食产量755.7万吨,大春粮食产量2692.7万吨。经济作物中,除烟叶种植计划调减外,其它各主要品种产量较上年都有所增长。其中,油料产量228.5万吨,增长5.2%;棉花产量1.7万吨,增长6.4%;麻类产量6.9万吨,增长4.9%;甘蔗产量127.0万吨,增长1.9%;烟叶产量16.9万吨,减少15.5%;蔬菜产量2994.6万吨,增长0.8%;茶叶产量13.1万吨,增长15.9%。

  养殖业发展稳中趋缓,生产结构小幅调整。全年肉类总产量1092.6万吨,增长6.1%,增幅比上年减少1.7个百分点。猪肉产量740.6万吨,占肉类总产量比重下降了0.6个百分点。牛、羊肉产量101.6万吨,增长6.5%。禽肉产量224.6万吨,增长8.5%;禽蛋产量186.5万吨,增长8.6%;牛奶产量65.4万吨,增长5.5%;蚕茧产量10.9万吨,增长11.2%。

  水产品养殖规模继续扩大,优质品种进一步增加。全年水产养殖面积21.3万公顷,增长3.4%;水产品产量121.2万吨,增长12.0%;名优特新水产比重达37.3%,较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2.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3.0万公顷,新增封山育林19.5万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31.2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49.7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23.1万千瓦,增长7.6%。全年农村用电量123.4亿千瓦小时,增长4.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3868.6亿元,增长2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万户,达10488户,比上年净增1493户;实现增加值3580.7亿元,增长25.4%。

  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优势产业继续成为工业发展的支柱。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464.8亿元,增长25.9%,增幅比轻工业快1.6 个百分点;工业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257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0%,增长27.1%。其中,优势资源产业增加值1214.5亿元,增长25.0%;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501.8亿元,增长28.0%;农产品加工产业增加值587.8亿元,增长30.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33.6亿元,增长14.5%;完成新产品产值1893.9亿元,增长44.9%。

  工业产品生产持续增产。在纳入统计的91种重点产品中,有74种产品生产增长,其中,能源、原材料、支农产品、食品、轻纺品、耐用消费品、建材化工、机电及其他产品生产增势良好。原油加工量增长32.5%,天然气产量增长10.6%,机制纸及纸板增长31.8%,化学农药产量增长85.4%,铝材增长38.8%、软饮料增长34.8%,白酒增长28.3%,服装增长85.0%,塑料制品增长31.4%。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业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90亿元,增长36.5%。实现利税1156.8亿元,增长38.7%。实现净利润646.9亿元,增长5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304.5亿元,增长42.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7.0,比上年提高30.2个点。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745个,实现利税总额104.1亿元,增长1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864.2万平方米,增长11.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633.3万平方米,增长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加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42.0亿元,增长29.1%,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31.5亿元,增长45.6%,增速较上年快15.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优势产业投资增势强劲。第一产业投资196.5亿元,增长34.5%;第二产业投资2431.2亿元,增长38.9%;第三产业投资3214.3亿元,增长22.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3.2:38.7:58.1调整为3.4:41.6:55.0。工业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中四大优势产业投资1446.3亿元,增长44.9%,比工业投资增速快6.1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2.2亿元,增长45.4%;优势资源产业投资840.0亿元,增长40.0%;装备制造业投资197.0亿元,增长77.4%;农产品加工业投资257.1亿元,增长41.1%。

  国家重点调控行业和高耗能工业投资继续得到有效抑制。钢铁、水泥等控制行业投资982.3亿元,增长30.3%,增速比工业项目投资低9.3个百分点。高耗能工业投资317.7亿元,增长22.5%,比工业项目投资低17.1个百分点。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势强劲,民间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港澳台及外商投资371.7亿元,增长78.4%,比投资总速度快49.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2992亿元,增长34.5%,占全社会投资的51.2%。

  全年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有14426个,增长17.7%;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920.2亿元,增长13.4%。其中,新开工项目9067个,增长16.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897.2亿元,下降5.1%。全年建成投产项目7009个,项目建成投产率48.6%,新增固定资产1724.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42.2%。年内建成了乐山多晶硅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广元紫兰坝水电站、朗木寺至川主寺公路、遂渝高速公路、成都枢纽北编组站等一批重点骨干项目。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消费品市场销售持续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升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5.6亿元,增长17.4%,增速创1997年以来新高。在统计的25类商品中,除种籽饲料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棉麻类销售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他22类都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面达到88%。

  各行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明显提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4%,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126.9亿元,增长16.8%,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零售额761.6亿元,增长21.8%,比上年加快4.0个百分点。

  消费热点围绕汽车和住房等不断升级。其中,汽车零售额增长36.6%,石油及制品增长19.8%,家具类增长199.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9.2%,金银珠宝类增长34.5%,化妆品类增长16.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5%,通讯器材增长8.8%。

  城镇市场明显提速,农村市场增速稳定。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77.1亿元,增长19.7%,增速提高4.6个百分点,对消费品市场增长贡献率达到54.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38.5亿元,增长15.0%。

  外资及民营经济发展加快。私营个体经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消费品零售额27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67.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大型商贸企业增势强劲,继续领跑消费品市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729.3亿元,增长25.2%,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7.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由上年的17.0%提高到18.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11亿美元,增长36.8%。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271家,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135家来川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驻川外国领事机构达到7家。

  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443个,合同金额49.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1亿美元,同比增长65.0%;外派劳务26317人次。全年国内招商引资工作运行良好,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972.8亿元,增长79.9%。

  外贸进出口总额143.8亿美元,居全国第14位、西部第1位,增长30.5%。出口86.1亿美元,增长30.0%;进口57.7亿美元,增长31.4%。一般贸易出口64.4亿美元,增长23.0%;加工贸易出口18.3亿美元,增长55.6%。国有企业出口27.3亿美元,占外贸出口的31.7%,增长12.5%;集体、私营企业出口37.2亿美元,增长30.7%。农产品出口5.6亿美元,增长16.4%;机电产品出口36.5亿美元,增长49.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5亿美元,增长70.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7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8.2万公里,其中一、二级公路1.2万公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公路343亿吨公里,增长11.2%;铁路575亿吨公里,增长8.3%;航空4.5亿吨公里,增长12.5%。完成旅客周转量:公路568亿人公里,增长6.6%;铁路153亿人公里,增长3.3%;航空248亿人公里,增长19.8%。

  通信行业持续较快发展。新增光缆线路长度6.8万公里,达到30.6万公里;长途电话业务电路达到63.0万路;新增本地电话网固定交换机容量107万门,达到2466万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94万户,达到3252万户。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337万户。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47亿元,增长28.1%。年末电信公网电话用户413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737万户,增长1.6%;移动电话用户2400万户,增长21.4%。农村固定电话用户594.7万户,增长7.2%。电话普及率47.3%。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9.9%,移动电话普及率27.4%。

  旅游业继续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17.3亿元,增长24.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70.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1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856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79.9亿元。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95.7亿元,增长31.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0.3亿元,增长3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60.9亿元,增长30.7%,对农业、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的投入继续加大。

  金融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大,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50.4亿元,比年初增加2143.5亿元,增长18.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062.6亿元,比年初增加928.9亿元,增长28.7%。各项贷款余额9200.9亿元,增加1367.6亿元,增长17.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744.3亿元,增加458.3亿元,增长13.9%;中长期贷款余额5104.7亿元,增加1074.5亿元,增长26.7%。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7416.3亿元,现金支出27365.2亿元,现金净回笼51.1亿元。

  年末全省上市公司68家,其中发行H股5家,发行A股64家。

  保险事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共有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19家,寿险公司18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32家,外资公司5家。全年保费总收入3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财产险收入93.9亿元,增长49.2%;人身险收入241.9亿元,增长36.5%。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91.8亿元,增长62.4%。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46.6亿元,增长40.6%,人身险赔付金额45.2亿元,增长93.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7学年初,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校)4.1万所,在校学生1973.9万人,教职工88.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万人。

  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结构进一步合理。普通高校76所,招生29.8万人,比上年增加3.1万人。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91.8万人,增长6.7%,毕业生13.9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33个,年内招收研究生2.0万人,增长6.1%,在校研究生6.1万人,毕业研究生1.5万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176个县(市、区)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99.4%。全省小学1.6万所,招生108.3万人,在校小学生696.5万人,减少25.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5%,与上年持平。普通中学5093所,招生175.9万人,在校学生505.5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87所(不含技工校),招生44万人,比上年增加9.2万人,在校学生98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4所,在校学生22.4万人。

  成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4.6万人,增长0.4%;成人中学在校学生5.6万人;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9.0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268.6万人次。全年参加自学考试39万人,本(专)科毕业2.0万人。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围绕壮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核技术及新能源等6大优势领域,重点打造大尺寸高清晰PDP电视机、民用航空整机、钒钛新材料及制品、核电重大装备、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800MN大型模锻液压机、水稻和生猪超级种、生物质液体燃料等8个战略产品和80个重点产品,推进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富民行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强化育种攻关、农产品深加工、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产业化步伐。全年累计推广新技术1052项,引进新品种700个,开发新产品432个,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8.3亿元,建立了20个现代节水农业示范点,选派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科技特派员2372人,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基地1283个。

  科技基础得以巩固。2007年末,拥有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6家。全省有两院院士57名,59人次。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5729项,成交金额33.4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541项,有250项获得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7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163项。有2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新增中国名牌17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

  全年共申请专利19165件,专利授权9935件,其中新增专利实施项目2304项,新增产值358.9亿元;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77件,审理结案73件,结案率94.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持续推进。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1个,文化馆202个,公共图书馆149个,博物馆60个。全年摄制电视剧6部,电影故事片8部。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广播、综合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无线广播电台2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5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5.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拥有电视台22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7.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1119.4万户,比上年增加57.2万户。

  新闻出版事业继续繁荣,档案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出版地方报纸96种,出版量16.4亿份;出版期刊335种,出版量8625.0万册;出版图书5244种,出版量15227万册;出版音像制品716种,电子出版物134种。年末有档案馆240个,其中专门档案馆20个。全年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83.7万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154个县(市、区),覆盖农村人口6116万人。疾病预防控制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605个。年末拥有全省卫生机构24318个,床位21.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9.1万人,执业助理医师3.0万人,注册护士6.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7个,卫生技术人员0.8万人;妇幼保健机构202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4万人,注册护士0.2万人;乡镇卫生院4989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万人,注册护士0.9万人。全年新增省级卫生县城4个,新增省、市、县三级卫生村641个,其中,省级卫生村97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样,竞技体育取得新的进步。全年省优秀运动队获世界级比赛金牌6枚、银牌1枚、铜牌4枚;获亚洲级比赛金牌16枚、银牌1枚、铜牌4枚;获全国比赛金牌13枚、银牌11枚、铜牌19枚。体育彩票销售量继续攀升,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5.7亿元,增长13.0%,共筹集公益金5.3亿元。继续实施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实施“雪炭工程”6个,全省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2145条,当年新建300条。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省委、省政府对节能降耗工作决心大、力度大、措施实,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到市州和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责任书,开展督导检查和验收,全年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等高耗能工业企业落后产能555户,有力地促进了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降低。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狠抓“三个整治、一个确保”,200户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49.2%和75.8%,依法划定了246个城市(县、区)、3472个农村建制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007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人员6801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31个,环境监测人员2158人。当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66个,完成投资1.85亿元。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2007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8902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3%。建成生态示范区99个。

  安全生产成效明显。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继续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取得阶段性成效,隐患排查治理“十项行动”扎实推进,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1889起,死亡5260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0.4%和11.2%。全年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5人,下降26.5%;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3人,下降8.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6.6人,下降16.3%;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5.1人,下降6.6%。

  十二、人口

  据2007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出生人口75.0万人,人口出生率9.21‰,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1.2万人,人口死亡率6.29‰;人口自然增长率2.92‰。年末常住人口81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2万人,减少0.5%。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893.2万人,乡村人口5233.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其中,工薪收入8147元,增长22.0%。人均消费性支出8692元,增长15.5%。用于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方面的费用增加较多:食品支出增长26.1%,衣着支出增长25.8%,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3.8%,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11.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1.2%。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47元,增收544元,增长18.1%。其中,工资性收入1438.7元,增收219.2元,增长18.0%;家庭经营收入1863.3元,增收276.8元,增长17.4%;财产转移性收入244.7元,增收48.4元,增长24.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7元,增长14.7%。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5.0%,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8.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3%。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50.9亿元,增长9.8%。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2424.1亿元,增长18.0%;定期储蓄存款余额5026.8亿元,增长6.2%。

  年末城乡就业人员达473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万人,增长0.3%。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1298.4万人,增加35.7万人,增长2.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51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2万人,增长3.0%。其中,国有单位增加5.4万人,集体单位减少0.5万人,其他经济单位增加10.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4.8万人,登记失业率4.3%,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稳步发展。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175.4万人,城市“低保”资金支出18.3亿元。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34.1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0%。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177个,社区服务中心551个。销售福利彩票19.7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8838.6万元。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17.2万人,其中,职工参保人数647.9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14.2亿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418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5亿元。全年为19.8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4.1万人,其中,农民工98.0万人,征缴医疗保险费91.5亿元。参加工伤保险职工397.3万人,其中,农民工98.9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4.7亿元;参加生育保险职工323.3万人,征缴生育保险费3.2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展开,参保人数达205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3%。

  十四、民族自治地区经济

  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族团结和睦,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三州三县)年末人口673万人,辖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9%。民族自治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8亿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9.4%上升为11.4%;第二产业增加值280.0亿元,增长2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60.4%降到59.6%;第三产业增加值214.4亿元,增长1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0.2%下降到29.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7:40.4:33.9调整为26.8:41.4:31.8,第一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1亿元,增长31.9%。

  农业恢复性增产,畜牧业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252.4万吨,增长7.6%。猪牛羊肉产量82.6万吨,增长8%。年末大牲畜存栏754.4万头,增长2.0%;生猪存栏623.61万头,增长8.9%;羊存栏907.17万只,增长4.9%。

  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实现工业增加值215.5亿元,增长32.7%,增速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0.0亿元,增长30.9%。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邮电通讯业、旅游业继续快速增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6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9万公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6亿元,增长19.3%;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7.3亿元,增长17.8%;公网电话用户达85.1万户,增长4.6%,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4.1万户,达到140.0万户,增长18.8%;全年接待游客2559.5万人次,增长46.8%;实现旅游总收入140.5亿元,增长24.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1.5亿美元。

  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加快增长势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4亿元,增长18.2%,增速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9.0亿元,增长11.3%;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646元,增长2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53.0元,比上年增加402元,增16.4%。

  十五、扩权试点县(市)经济

  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确定了富顺县、盐边县、泸县、什邡市、绵竹市、广汉市、中江县、江油市、三台县、射洪县、威远县、资中县、峨眉山市、夹江县、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市、宜宾县、岳池县、华蓥市、大竹县、渠县、宣汉县、简阳市、安岳县、仁寿县和平昌县等27个县(市)进行扩权试点。2007年,27个扩权试点县(市)辖区面积5.15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2665.1万人,全年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社会加快协调发展势头。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27个扩权试点县(市)地区生产总值2303.1亿元,增长14.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613.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亿元,增长22.2%,其中,工业增加值908.5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增加值654.3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8%、66.6%、24.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43.5:30.1,调整为26.6:45.0:28.4。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增长3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8.0亿元,增长39.3%。民营经济增加值1206.8亿元,增长19.4%,占GDP比重由上年的50.6%上升到52.4%,提高1.8个百分点。

  农业稳步发展,畜牧业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1179.9万吨,增长6.8%;肉类总产量458.0万吨,增长5.0%。出栏肉猪3079.2万头,增加139.2万头,增长4.7%;年末生猪存栏1909.1万头,增长0.6%。

  工业加快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2178户,增加39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713.3亿元,增长30.8%,实现利税211.2亿元,增长33.4%,实现利润115.2亿元,增长40.5%。

  投资较快增长,邮电通讯、旅游业发展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4亿元,增长28.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21.7万户,增加 9.5万户,增长2.9%,新增移动电话用户97.2万户,达到493.3万户,增长24.5%。全年接待游客3765.5万人,增长17.1%;实现旅游收入200.4亿元,增长28.8%。

  消费品零售市场快速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5亿元,增长17.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31.1 亿元,增长12.8%;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06.7亿元,增长21.3%;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7239元,增长19.4 %;农民人均纯收入3845.5元,比上年增加546.7元,增长16.6%。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四川统计年鉴-2008》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上一篇:2007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篇:7月份全省投资形势简要分析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