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四川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济发展 > > 内容

2011年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3-03-04 10:15:50
2011年,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和高温酷暑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泸州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工作举措,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泸州市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  合    

  泸州市行政区域面积12229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2133平方公里。下设四县三区,43个乡、85个镇、14个街道。社区242个、行政村1455个。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83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38.16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231.88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79.8%和17.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56.5:28.3调整为14.5:59.7:25.8。    

  民营经济贡献突出。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519.65亿元,增长18.6%,占GDP的5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2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35.21亿元,增长23.4%;第三产业增加值138.21亿元,增长12.8%。    

  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6%。从月度同比走势看,2月至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连续9个月在6%以上。随着国家一系列物价调控举措实施到位,物价上涨势头在年底前得到初步抑制,11、12月同比涨幅回落至5%左右。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2.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9%,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6%。

  就业形势稳定。年末泸州市城乡从业人员266.66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不包括私营)从业人员26.50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7.27万人,个体经济从业人员12.9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4%。    

  二、农  业    

  全面落实“三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努力减轻旱灾带来的不良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全年农业总产值2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分别完成产值99.1亿元、6.8亿元、101.9亿元、6.3亿元、3.0亿元,分别增长2.0%、10.5%、4.2%、3.8%、7.4%。    

  农作物种植结构。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8.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3%。其中,小麦5.25万公顷,减少3.1%;水稻14.16万公顷,减少1.5%;玉米5.27万公顷,减少1.2%;马铃薯4.52万公顷,增长5.2%;红苕3.89万公顷,减少0.2%;高粱3.08万公顷,增长11.9%。油料作物2.32万公顷,增长3.5%;蔬菜5.44万公顷,增长1.9%;甘蔗0.19万公顷,减少5.6%;药材0.31公顷,减少4.9%;烟叶1.44万公顷,增长16.7%。    

  主要农产品产量。受旱灾影响,全年粮食减产2.97万吨,为207.96万吨,比上年减少1.4%。其中,稻谷114.98万吨,减少2.6%;小麦14.8万吨,减少0.9%,玉米23.08万吨,减少4.1%;高粱13.88万吨,增长8.9%;薯类35.19万吨,增长0.1%。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08万吨,增长5.8%,其中油菜籽3.33万吨,增长7.3%;烟叶产量1.71万吨,减少32.4%;蔬菜产量(含菜用瓜)165.27万吨,增长0.9%;水果产量(包括园林水果和瓜果)11.90万吨,减少0.2%;茶叶产量6041吨,增长18.0%;甘蔗产量8.28万吨,减少6.6%;药材产量2.02万吨,增长1.1%。    

  养殖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生猪出栏483.10万头,下降3.1%;牛出栏11.52万头,增长0.8%;羊出栏66.85万只,增长0.4%;家禽出笼5574.05万只,增长1.1%;兔818.43万只,增长2.8%。全年肉类总产量48.11万吨,下降1.6%,其中,猪肉产量36.4万吨,减少2.8%;牛、羊肉产量2.46万吨,增长0.7%;禽肉产量8.20万吨,增长2.6%;兔肉产量1.01万吨,增长5.2%。禽蛋产量4.85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1.11万吨,增长0.9%。蚕茧产量0.24万吨,增长0.4%。年末,生猪存栏373.19万头,比年初减少0.5%,牛存栏33.17万头,比年初增长0.4%。全年水产养殖面积7102公顷,水产品产量6.22万吨,增长6.7%。    

  林业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603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4409公顷。更新造林426公顷,四旁(零星)植树1109.2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5652公顷。木材产量18.27万立方米,竹材产量166.64万根。    

  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泸州市新增各类水利工程272处,新增总水量能力2550立方米,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0.76万公顷,新增节水灌面1.34万公顷,新增堤防11.31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86万公顷。年末各类水利工程达3.53万处,蓄引提水能力6.5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12.33万公顷,节水灌面6.00万公顷,达标堤防24.09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5.02万公顷。年末农村引水安全达标人口315.98万人,增加30.08万人。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18.7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9万千瓦,增长1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589户,实现增加值440.01亿元,增长25.3%,产销率96.8%。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144.19亿元,增长15.9%,轻工业增加值295.82亿元,增长30.4%,轻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上年上升5.5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中,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333.07亿元,增长24.4%,占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5.7%,对工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73.6%。其中,酒类制造业发展优势明显,实现增加值223.3亿元,增长31.3%;能源行业实现增加值66.25亿元,增长11.8%;化工行业生产较为低迷,实现增加值23.54亿元,增长1.5%;机械行业实现增加值19.94亿元,增长29.9%。机械、化工两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12.2%降为9.9%,支撑作用明显减弱。      

  规模以上工业中,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201.96亿元,占45.9%,增长23.6%。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25.81亿元,占28.6%,增长16.4%;私营企业205.13亿元,占46.6%,增长2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5.24亿元,占1.2%,增长13.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49.22亿元,占79.4%,增长25.7%。    

  在重点监测的3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3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7种产品产量比上年下降。增长较快的品种有:纸制品增长67.5%,烧碱增长65.2%,中成药增长58.1%,白酒增长37.0%。下降较多的有:农用化肥下降24.0%,起重机下降66.6%。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盈利的企业567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0.35亿元,增长43.5%,实现利税总额231.83亿元,增长48.1%,实现利润总额131.28亿元,增长54.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01.99点,比上年提高54.66点。    
 

 
  酒类、机械、能源、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5.6亿元,增长41.8%,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2.2%,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0.3%,拉动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5个百分点,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其中,酒类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5.7亿元,增长53.4%;能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9亿元,增长34.3%;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0亿元,增长35.5%;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增长16.6%。    

  酒类制造业是利润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泸州市规模以上酒类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87.0亿元,增长56.6%,占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66.3%,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6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7.0个百分点,成为工业利润高速增长主要拉动力量。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8.05亿元,比上年下降1.4%。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60个,全年工程结算收入174.42亿元,增长7.8%,实现税金6.86亿元,增长1.1%,实现利润5.51亿元,增长1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5.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计划投资在500万元及以上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09.28亿元,增长23.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0.16亿元,增长3.1%,更新改造投资235.38亿元,增长48.3%。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重点突出。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68亿元,下降66.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6.15亿元,增长16.1%,其中,采矿业46.59亿元,增长17.1%;食品、饮料制造业完成投资91.08亿元,增长26.5%;机械制造业23.83亿元,增长43.1%;电力生产和供应业6.46亿元,增长2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8.45亿元,增长32.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投资87.24亿元,增速26.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94亿元,增长205.7%。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快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8.8%,比上年上升4.3个百分点。    

  在国家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调控政策作用下,泸州市房地产投资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全年呈现多次起伏。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8.70亿元,增长26.0%。商品房施工面积884.53万平方米,增长3.6%,其中住宅766.69万平方米,增长3.3%。商品房竣工面积189.34平方米,下降25.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3.30万平方米,下降27.8%。    

  全年商品房销售(含预售)面积302.10万平方米,下降12.2%,销售额104.17亿元,增长6.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1.56万平方米,下降16.4%,住宅销售额78.45亿元,下降8.7%。商品房待售面积35.02万平方米,下降49.1%。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95亿元,增长18.6%,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15.04亿元,增长21.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0.53亿元,增长17.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58.49亿元,增长18.4%;餐饮零售额49.00亿元,增长17.8%。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40.5%,肉禽蛋类增长69.1%,烟酒类增长66.1%,服装类增长28.3%,日用品类增长44.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5.6%,通讯器材类增长8.5%,化妆品类增长16.3%,金银珠宝类增长43.2%,中西药品类增长5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3.7%,家具类增长19.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66.1%,汽车类增长25.2%。    

  着力塑造“中国酒城.醉美泸州”文化旅游名片,升级改造29个景区景点硬件设施,泸州市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泸州市星级宾馆(饭店)24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7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20.32万人次,增长4.6%,实现旅游总收入84.06亿元,增长27.2%。泸州市有A级旅游区16个,其中AAAA级1个,AAA级6个,AA级9个。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51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进口4857万美元,增长58.2%;出口10335万美元,下降2.3%。在出口产品中,主要以化工产品为主导,出口额6296万美元,增长23.8%;食品、农副产品出口增速最快,出口额1742万美元,增长1.2倍,其中酒类产品出口1072万美元,增长8.9倍;机电产品出口略有下滑,出口额948万美元,下降5.3%。亚洲为主要出口贸易市场,出口5875万美元,增长21.3%;对欧洲出口1637万美元,减少32.7%;对拉丁美洲出口1395万美元,增长1.1%;对北美洲出口983万美元,增长31.8%。    

  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酒城•泸州投资说明会、泸州•杭州经济合作洽谈会等系列重大招商活动,签约引进了投资70亿元的城西城市综合体、投资27亿元的年产120万吨再生纸生产、投资27亿元的太阳能光伏玻璃、投资20亿元的玉柴重工西部基地等一大批重大项目。    

  全年新签市外来泸投资项目1000个(不含港澳台及国外),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48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4个。协议引资83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2.3亿元。包括续建项目在内,实际到位市外资金625.42亿元,增长40.0%,其中省外资金269.34亿元,增长35.1%。到位市外资金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302.0亿元,增长39.9%,其中酒业到位资金67.9亿元,增长45.6%。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港澳台及国外)项目8个,合同利用外资4829万美元,其中,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3673万美元;增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1156万美元。全年实际到位外资3862万美元,增长17.3%,投资方主要来源于香港地区,投资行业主要是制造业,到位资金3583万美元。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80万美元,增长4.3%,外派劳务完成902人次,减少28.7%。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6.25亿元,增长8.5%。公路通车里程1289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7631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60公里。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公路54.60亿吨公里,增长11.7%;水路62.01亿吨公里,增长17.3%;铁路2.20亿吨公里,增长21.9%。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公路76.27亿人公里,增长26.1%;水路1610万人公里,增长28.6%。    

  2011年12月24日世界第一跨(主跨530米)—泸渝高速公路波司登长江大桥主拱合龙,刷新世界钢管拱桥施工新纪录。纳黔高速公路纳叙段建成通车,使泸州至叙永由两个半小时缩短到一小时之内,将叙永纳入泸州一小时经济圈,极大地改善了古叙两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交通状况。泸州酒谷大道延伸线建成通车。叙永至古蔺高速公路顺利开工建设,叙大铁路(古蔺段)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233公里,其中通乡公路373公里,通村公路861公里。完成国省干线改造117公里。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客运。已开行农村客运班线499条,农村客运车辆发展到1741辆,乡镇、行政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100%、88.7%。
 

  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交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年末城市公共交通客车954辆,公交营运线路89条,其中市辖区公交客车850辆,公交营运线路73条。通过新增或延长城乡公交线路以及对原有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等,让更多市民特别是郊区农民享受到方便、舒适、安全的公交服务,年末市辖区城乡公交线路24条,其中本年新开行城乡公交线路4条。年末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1503 辆,其中市辖区1037辆。    

  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146.08万吨,增长21.1%,集装箱吞吐量10.05万标箱,增长43.2%。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28.49万人次,增长15.6%;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425吨,增长35.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0.50亿元,增长15.4%,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7.98亿元,增长14.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6.68万户,减少10.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94.00万户,增长15.0%,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30.98万户,增长4.5倍。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6.02万户(不含手机上网用户),增长26.8%。    

  年末泸州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7.34万辆,比年初增加4.44万辆。其中,民用汽车11.6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708辆),增加2.14万辆。私人汽车7.48万辆,比年初增加1.81万辆,其中私人小型和微型车6.62万辆,增加1.71万辆。摩托车25.68万辆,增加2.29万辆。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地方财力继续增强,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0亿元,增长37.4%。其中,税收收入48.19亿元,增长34.2%;非税收入17.22亿元,增长4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70.37亿元,增长34.6%。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5.52亿元,增长36.7%;教育支出33.86亿元,增长38.9%;医疗卫生支出16.56亿元,增长4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8亿元,增长38.2%;节能环保支出5.09亿元,增长32.1%;住房保障支出10.36亿元,增长162.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01.74亿元,比年初增加172.70亿元,增长20.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8.85亿元,比年初增加101.21亿元,增长24.8%,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57.98亿元,比年初增加91.11亿元,增长34.1%;个人贷款160.29亿元,比年初增加45.76亿元,增长40.0%。    

  泸州市共有保险机构23家,按业务性质分,有财产险业务机构12家,寿险业务机构11家。全年保费总收入33.24亿元,增长7.9%。其中,财产险机构保费收入9.52亿元,增长26.2%;人寿险机构保费收入23.72亿元,增长1.2%。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7.78亿元,增长33.5%。其中,财产险机构赔付金额4.68亿元,增长32.9%;人寿险机构赔付金额3.10亿元,增长34.4%。       

  年末投资者证券账户开户数19.28万户,增长13.7%,全年证券交易额为703.71亿元,下降18.9%,持有股票市值51.05亿元,下降4.4%。    

  融资性担保行业快速发展。泸州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分公司共22家,其中在本市注册的有17家,注册资本10亿元,分支机构有5家。年末在保余额为23.21亿元,比年初增长66.3%。全年累计担保金额为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62.3%。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健康发展,为缓解泸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起到积极作用。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积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义务教育。泸州市共有小学282所,小学教学点748个,专任教师1.57万人,招生7.73万人,在校小学生39.72万人,毕业生6.50万人;初级中学196所,招生6.78万人,在校学生19.85万人,毕业生6.48万人,专任教师1.02万人。    

  中等教育。泸州市共有普通高中26所,招生2.97万人,在校学生8.21万人,毕业生2.56万人,专任教师4398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校2所)23所,招生3.85万人,在校学生9.51万人,毕业生2.91万人,专任教师2935人;普高和中职在校生比例达1.00:1.16。    

  高等教育。泸州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普通本(专)科招生11431人,在校学生37473人,毕业生11267人。研究生招生373人,在校学生1034人,毕业生259 人。高校专任教师2078人。泸州市成人高等学校1所。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1.18万人(含泸州医学院成人本(专)科在校生)。全年参加自学考试6928人,本(专)科毕业131人。    

  特殊教育。(盲聋哑)学校6所,专任教师98人,招生164人,在校生529人,毕业生69人。    

  学前教育。幼儿园469所,在园幼儿14.86万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4.0%。泸州市2.75万人参加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1万人,上线率40.0%。泸州市1.95万人参加成人高考,录取人数1.09万人。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硕果累累。创新科技成果48 项,获得省级战略性新兴产品4项,获省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三等奖7 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完成重大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项目177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706项,获专利申请授权406项,其中发明22项。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92项,合同成交额23545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9102万元。年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4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省重点试验室2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3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6个,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个;建立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4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泸州市有公共图书馆7个,图书藏量86.3万册,其中市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图书藏量46.8万册。博物馆5个,陈列馆(纪念馆)2个,其中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馆。文化馆8个,市文化馆、合江县文化馆、泸县文化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已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泸州市建成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1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1471个农家书屋,农家书屋提前实现泸州市行政村“全覆盖”。        

  文化活动亮点纷呈。泸州市有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各区县均有民间演艺团队,其中有代表性的四川泸县农民演艺中心获“四川省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殊荣。组织开展“激情广场大家乐”、“人口文化快车”、免费露天电影、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文艺作品形式多样,数量丰富。参加“四川省第13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喜获丰收,选送的戏剧小品《棒棒》和《金不换》获得剧目奖、编剧奖和优秀表演奖(最高奖)。            

  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泸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馆藏文物4972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72项。  

  “一区(县)一品”打造初具规模,纳溪区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歌之乡,泸县被命名为全国龙舞之乡。   

  广播电视事业步入快车道。泸州市已实现了与各区县、乡镇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网络联网,行政村联网率65%。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6.95%,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拥有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7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9.28%,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5.33万户(含企业自建),其中数字电视用户5.85万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7421公里。    

  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工程建设获“四川省2011年广播电视科技创新二等奖”,是全省唯一一个地面数字电视项目的奖项。目前泸州市四县三区开通了六个发射站,传送包括中央、省、市、区县的广播电视节目近34套,泸州市已经安装地面数字电视用户2.2万户。    

  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充实完善。年末泸州市共有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4776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29个,县以下医疗机构4726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8个,卫生监督机构8个,其他卫生机构5个。在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2个,二级医院17个,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1个,其他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专科疾病防治医院9个。在县以下医疗机构中,医院、卫生院18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44个,村卫生室3752个。泸州市卫生技术人员1482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838人,注册护士4616人。年末医疗机构编制床位14655张,实有床位15232张。    

  医疗和妇幼保健服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全年医疗机构门诊总诊疗人次数1797.83万人次,急诊人次数726.6万人次,入院人数59.35万人,出院59.17万人。孕产妇死亡率9.61/10万人,较上年降低18%。婴儿死亡率6.97‰。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8613例,报告死亡62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04.18/10万人,死亡率1.47 /10万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上年下降9.9%。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泸州市体育场地(馆)1634处,7个市级体育健身中心(俱乐部)。举办市、县(区)、乡(镇)各级运动会共315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5.97万人。万人长跑活动、中小学生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残运会等健身和竞技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体育比赛,共获金牌29枚、银牌28枚、铜牌35枚。已建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1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13个,市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15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点)1个。向省、国家运动队输送体育人才3人。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国窖长江大桥、泸州大剧院、西南商贸城、泸州客运中心、酒城大道至泸州西一期、城北绕城环线、蓝安路三期工程、茜草至泰安城市道路、蜀泸大道二期工程、城西新区支干道、奥林匹克公园等多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其中蜀泸大道二期、城西支干道三期、长江截污干管延伸线、沱二桥南桥头匝道、城市规划展览馆等9个项目在今年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生态建设新突破。泸州市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80031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0497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36522公顷。森林面积59.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0%。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深化。深入开展“五乱”治理、城乡风貌塑造、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实施“百条街巷”改造、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病媒生物防制、煤改气和煤油烟专项整治以及公厕升级改造、农村改水改厕等特色工程,城乡风貌焕然一新。2011年,泸州市第五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通过全国爱卫会确认,同时,荣获“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荣誉称号。

  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8个,完成投资13202万元。其中,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6个,完成投资12534万元。  

  全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达二级以上优良质量天数342天,占总有效监测天数的93.7%。    

  降水酸雨频率65%,降水的pH平均值为4.24。市内长江、沱江、永宁河、赤水河等主要河流的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监测的9个断面中长江大渡口断面(入市境)、手爬岩断面和沙溪口断面(出川断面)水质良好,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沱江大磨子断面和沱江一桥断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0.35,0.25)(括号内数据为超标倍数,下同)水质类别均为Ⅳ类;濑溪河天竺寺大桥断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0.25)、化学需氧量(0.10)和高锰酸盐指数(0.02),水质类别为Ⅳ类;濑溪河胡市大桥断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0.35)和化学需氧量(0.23),水质类别为Ⅳ类;永宁河泸天化大桥断面水质为优,水质类别为Ⅱ类;赤水河醒觉溪断面水质为优,水质类别为Ⅱ类。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夜等效声级值为54.2分贝,较去年降低0.5分贝;泸州市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值为67.7分贝,较去年降低0.1分贝,达到了国家70分贝标准的要求。    

  新增2个污水处理厂,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2.8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56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08%,提高33.74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91 %,提高7.33个百分点。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63亿元,其中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38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2.48万公顷,其中绝收6.52万公顷。    

  安全生产事故总体下降。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99起,受伤439人,死亡193人,分别比上年下降5.5%、10.2%、5.4%。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33起,受伤439人,死亡133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6.8%、10.2%、2.2%;发生火灾116起,比上年上升68.1%,死亡1人。全年共发生较大事故5起,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泸州市公安户籍登记总人口为503.01万人,按人口管理习惯登记为农业人口的408.52万人,登记为非农业人口的94.48万人。在常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42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8.6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53.8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9.92%。    

  全年出生人口49053人,出生率为9.8‰;死亡人口32439人,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2‰。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4:1。
 
 
 
  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据298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统计(不含私营企业、个体、乡镇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30378元/人.年,增长19.4 %,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721元/人.年,增长19.8%。分单位类型看,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555元/人.年,增长19.9%;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5354元/人.年,增长19.0%;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170元/人.年,增长18.1%。分行业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银行、证券业,为62217元/人.年,其次是高等教育业,为50104元/人.年,再次是卫生业,为48394元/人.年。
 

  据对泸州市980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09元,增收1121元,增长20.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090元,增长25.5%;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875元,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54元,增长9.1%。其中,人均食品支出2396元,增长15.7%;人均衣着支出221元,增长13.6%;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支出295元,增长8.3%;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98元,下降9.6%;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16元,增长2.3%;人均居住消费支出723元,增长6.0%;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346元,下降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6%。    

  据对泸州市700户城镇居民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4元,增长16.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373元,增长15.1 %,人均消费性支出12823元,增长13.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5436元,增长15.9%;人均衣着支出1500元,增长13.0%;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866元,增长19.3%;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277元,增长13.2%;人均医疗保健支出800元,增长7.8%;人均居住支出1055元,增长14.5%;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1360元,增长4.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2.39。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7.39亿元,比年初增加100.20亿元,增长19.4%。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238.29亿元,增长24.0%;定期储蓄存款余额379.10亿元,增长16.6%。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福利和救助工作积极推进。    

  年末泸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5.99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7.52万人。    

  社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先后解决了14737名老征地农转非人员、1.54万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超龄人员、超过劳动年龄未参保的返城老知青、解决了2.5万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问题;将符合条件的2565名“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对13446名新被征地农转非人员进行了社会保险安置。积极做好未参保老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工作,为符合条件的10864名未参保老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由泸县、古蔺两县扩展为江阳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古蔺两区三县,并对60周岁及以上老年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免费参加新农保,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年末泸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3.63万人,增加52.64万人。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81.84万人,增加2.17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87万人数,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41万人,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3.47万人(含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0.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6.95亿元,增加1.56亿元。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6.5万人,增加1.0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7.04万人,增加1.06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5.49万人,增加0.4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54万人,增加1.52万人。    

  按时足额兑现社保待遇。泸州市五项社会保险累计支付33.09亿元,其中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金支付分别为25.19亿元、6.95亿元、0.23亿元、0.62亿元、0.10亿元;享受五项社会保险待遇人数达103.52万人,其中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分别达17.52万人、81.84万人、0.59万人、0.42万人、0.15万人。  

  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四县三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80.7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率97.64 %,较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9.41亿元。增加5.28亿元。  

  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13805套,其中廉租房5125套,经适房1552套,公租房6263套,限价房865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614套。发放租赁补贴12944户,其中新纳入租赁补贴保障范围1279户。    

  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2个,床位14887, 收养人数,14331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4 个,社区服务站56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95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1324.6万元。    

  在城区范围对7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乘坐公交车,共办理老人免费乘车卡1.55万张。    

  全年6.59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6.0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资金支出16389万元;农村“低保”资金支出15817万元;农村集中和分散供养“五保户”人员2.62万人,资金支出4155万元;救灾支出6132万元;医疗救助支出6235万元。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16515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46212人次;资助30556名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173448名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十三、扩权试点县经济    

  泸县、合江、叙永、古蔺为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2011年,4个扩权试点县经济呈现发展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运行态势。农业稳步发展,工业增长较快,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大,财政增收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经济总量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扩权试点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36.81亿元,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4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32.49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增加值110.85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7:49.5:26.8调整为21.4:53.2:2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286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1亿元,增长27.1%,实现利税93.64亿元,增长66.4%,实现利润53.48亿元,增长82.6%。 

  民营经济持续增长。扩权试点县民营经济增加值261.67亿元,增长17.8%,占GDP比重由上年的58.1%上升到59.9%,提高1.8个百分点。

  财政实力增强。扩权试点县扩权试点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08亿元,增长30.1%,其中税收收入18.38亿元,增长40.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9.50亿元,增长36.3%。    

  农业稳步发展。扩权试点县农业总产值156.05亿元,增长3.3%。受旱灾影响,粮食生产减收。全年粮食总产量153.75万吨,下降1.4%;养殖业总体平稳,但生猪养殖下滑。全年肉类总产量35.52万吨,下降1.6%,其中出栏肉猪头数360.80万头,下降2.9%,猪肉产量27.34万吨,下降2.9%。年末生猪存栏头数284.30万头,比年初下降0.3%。    

  邮电通讯业在不断升级中加快发展。扩权试点县邮电业务收入10.86亿元,增长36.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0.05万户,下降14.5%,移动电话用户147.91万户,增长23.1%,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5.52万户,增长5.3倍。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36万户,增长29.0%。旅游业方兴未艾。全年接待游客661.09万人次,增长12.9%,实现旅游收入42.10亿元,增长27.8%。    

  投资规模扩大,消费市场稳步增长。扩权试点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8.84亿元,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25亿元,增长18.2%。    

  居民收入增长加快,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扩权试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38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6072元,增长20.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2.21亿元,增长20.5%。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泸州统计年鉴—2012》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与分项合计略有误差。

  [2]本公报中未特别指定基期的增减幅度计算都是以2010年同口径数据为基期,个别指标的基期数据有修订,增减幅度以此公报为准。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不含农户投资。

  [5]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城镇非从业人员。

  [7]户籍人口和汽车保有量数据来源于市公安局。出生人口、出生率、死亡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源于市人口与计生委。城市建成区面积、建成区人口及保障性住房等城建数据来源于市住建局。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市林业局、水利局、农机局、交通局、邮政局、电信公司、人民银行泸州分行、旅游局、商务局、招商局、财政局、保监协会、金融办、教育局、科技局、文化局、卫生局、体育局、环保局、安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统计。
 
 

上一篇:2011年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下一篇:2011年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