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效“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把质量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质量兴川”向“质量强省”转变,有效服务了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
产业质量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十一五”的14.4:50.5:35.1调整为12.2:47.5:40.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发展。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2家,参与制(修)订国际和国家标准186项,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抽查合格率从“十一五”末的97.5%提高到99.4%,食品抽查合格率从“十一五”末的89.5%提高到97.4%,工业品抽查合格率从“十一五”末的89.5%提高到93.9%,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工程质量有效保障。重点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100%,一般性工程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89%,未发生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广泛推广运用,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高,获“鲁班奖”29项,国家优质奖55项。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较
“十一五”末实现翻番,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电子商务等服务业规模和能级不断提升。制定各类服务业地方标准48项,创建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98个,培育服务名牌89个。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用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环境质量不断优化。2015年全省细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10%,提前两年完成国务院下达的目标任务。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达到68%以上,饮用水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36.02%,创建国家级生态县15个,生态环境总体良好。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奋力实现“两个跨越”的决胜期,也是全面建设质量强省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趋势看,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战略,引发经济格局和社会形态全面重构,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已全面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常态。中国经济要再创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以质量的提升“对冲”速度的放缓,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从四川发展看,我省经济总量已突破3万亿元,经济增长进入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期、发展动力转化到了关键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接续期。特别是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高端化等消费渐成主流,必须大幅度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供给水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但是必须清楚认识到,我省质量水平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质量总体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质量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区域质量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部分地方受发展阶段的影响,重总量、轻质量的思维惯性依然存在,促进质量发展的人财物等要素保障不足,区域质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不足,大企业大集团较少,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不多。三是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点多面大,全省有1万余家食品小作坊、38.5万台套特种设备和大量的在建工程,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节约压力较大,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四是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质量基础相对薄弱,前瞻性质量研究不足,高端技术人才和质量工匠缺乏,质量基础仍不能满足转型升级的要求。五是大质量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质量共建尚未扎实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坚持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的新动力,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质量强省战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四川经济社会迈向质量时代。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坚持把质量创新作为新常态下的新动力,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质量升级,推动多元共建,实施重点工程,推动“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四川产品”向“四川品牌”、“四川速度”向“四川质量”转变,为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提供强大的质量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以质取胜、质量优先理念,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大力推动质量提档升级,实现发展动力依靠质量、发展成效体现质量。优化空间布局,突出区域特色,推动市(州)质量协调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坚持以质量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大力推进理念、管理、技术创新,以创新提升质量,以质量铸就优势,切实增强四川产品、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质量共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加强宏观管理,改善质量监管,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多元共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
坚持以质量惠民为取向。把质量惠民作为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质量发展水平,强化质量安全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使质量依靠于民,质量服务于民,质量惠及于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和对质量的满意度。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效,区域质量协调发展,多元共建体系更加完善,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安全保障更加有效,质量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质量对经济的贡献度明显提高,树立四川标准,唱响四川品牌,提升四川质量,打造“品质四川”,率先建成西部质量发展战略高地。
构建区域质量协调发展格局。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区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川南、川东北、攀西和川西北经济区质量发展,夯实县域质量发展底部基础,深化区域质量发展交流合作,凸显区域质量发展特色,加快形成多点多极质量发展格局。
全面提升五大质量总体水平。产业、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拳头产品,形成一批管理先进和标准领先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集聚度高和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的重点工程。
完善多元共建质量工作体系。大质量工作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惩戒机制日臻完善,行政审批、标准化、检验检测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质量风险防控、质量诚信体系初步建立,企业主体作用和行业自律作用更好发挥,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提升,多元共建的大质量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夯实质量技术和人才基础。参与制(修)订一批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建成一批技术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公共技术平台,推出一批质量创新成果,发展一批质量服务业企业,建设一批质量教育基地,培育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和精益求精的天府工匠。
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
一、突出核心引领
(一)推动成都引领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成都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倡导“质量至优、诚信至上”的城市质量精神,推动成都五大质量在西部全面领先、在全国走在前列。围绕信息技术、重大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构建“成都标准”“成都品牌”“成都质量”“成都信用”四大体系,加快建设中西部质量型先进城市。发挥成都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深入开展质量强县(区)活动,建立大质量机制,完善质量追溯体系,推动标准化、检验检测等重点领域改革,为将成都打造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和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提供质量支撑。
(二)推动圈层城市质量协调发展。围绕成德绵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军民融合创新驱动集中发展区、国家重大装备基地、中国科技城、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发展定位,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绵阳、德阳、眉山、资阳、乐山、遂宁、雅安等圈层城市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促进全域质量整体提升。促进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饮料食品、服装、家具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金融、物流、会展、商贸等现代服务业量质提升。加大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能力建设力度,强化品牌创建,打造质量标杆企业和产业,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推进圈层质量协调发展,形成引领全省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增长极。
(三)推动天府新区质量创新发展。发挥质量支撑作用,服务天府新区发展,加快形成全省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依托成都科学城建设,打造产业、产品和标准西部创新高地。围绕机器人、特种车、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加快标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围绕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航空口岸建设,大力提升会展、航空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质量,打造服务精品。围绕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发展,加强检验检测平台配套,构建“产学研检用”为一体的科研体系,打造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地。围绕天府新区新客站等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工程质量,打造一批“鲁班奖”“优质工程奖”精品工程。
二、促进次极突破
(一)促进川南经济区加快质量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围绕机械、能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强质量管理和服务,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等活动,推动转型升级。围绕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页岩气开发利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引导产业链向产业两端和高端发展。围绕白酒、竹、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培育“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蜀南竹海、叙府茶叶等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打造大川南国际旅游目的地,率先建成全省质量发展新兴增长极。
(二)促进川东北经济区加快质量发展。注重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天然气等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和就地转化,创新天然气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技术,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延长天然气油气化工产业链,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区。依托粮油、畜禽、富硒茶叶、水果、丝麻、道地中药材等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快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培育“广元七绝”“巴食巴适”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加强阆中古城、剑昭古道、光雾山—诺水河等景区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全省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促进攀西特色经济区加快质量发展。依托国家钒钛质检中心等公共平台,推动质量创新和技术创新,突破钒钛、稀土等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发展精深加工和终端运用产品,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国家稀土产业基地。利用攀西独特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芒果、石榴、苦荞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做大做强攀西亚热带特色农产品品牌。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发展阳光休闲、健康养生和民俗风情旅游,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旅游度假胜地,建成以战略资源开发和康养旅游为重点的全省质量发展特色增长极。
(四)促进川西北经济区加快质量发展。大力提升环境质量,加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有效修复和提升生态功能,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依托高山蔬菜水果、高原畜牧、藏羌医药等特色优质资源,打造川西高原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和藏羌文化旅游,打造旅游知名品牌,形成大九寨、大香格里拉、大草原、大冰川、大熊猫等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国道317、318川藏旅游经济带,建成以生态屏障和生态旅游为重点的全省质量发展特色增长极。
三、夯实底部基础
(一)夯实县级城市质量发展基础。深入推进质量强县战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推动质量强县与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服务业强县、生态强县深度融合。推动县域制造业着重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节能减排,县域农业着重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和现代化,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一、三产业互动,提升县域服务业水平,打造服务业品牌和标杆企业,提升县域质量总体水平。力争“十三五”末,培育50个国家和省级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30个国家和省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5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夯实质量发展底部基础。
(二)强化乡村质量建设治理。结合“百镇建设行动”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乡镇质量水平提升。合理配置行政资源,逐步在乡镇建立质量监管和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乡镇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标准化示范工程,提高集中连片贫困区生产、生活质量。到2020年,培育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100个质量示范强镇和100个质量示范美丽新村,推进全省城镇(乡村)质量发展整体提升。
四、深化区域合作
(一)深化国内质量合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以及重庆、云南、贵州等周边省(市)合作,共同推动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质量执法等一体化,形成质量分工协作的区域合作新模式,实现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全国和省级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强省内各区域质量交流合作,开展质量创新、打假维权等合作,促进质量水平提升。
(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四川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开展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质量品牌国际互认,为四川标准、四川品牌、四川质量“走出去”搭建平台。深化与欧美、日韩、澳新和港澳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质量合作,学习先进质量理念,提升全省技术、标准和质量水平。拓展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质量合作。加强中新、中德、中法、中韩等国别产业合作园区质量合作,推动技术、标准、认证认可及时通报、公开互认。
第四章 促进质量升级
一、促进产业质量升级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产业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力度,加快机械、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绿色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供给质量水平。坚持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并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信息安全等高端产业,发展壮大集成电路、信息通信设备、新材料、油气钻采与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电子信息、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饮料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到“十三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2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
(二)提高产业层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标准化、产业化。加强互联网与产业发展跨界融合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产业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进制造业整体向中高端迈进,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到“十三五”末,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5000家以上,实现从依靠资源、加工、生产向形成品牌、标准、文化延伸,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改善产业要素。广泛开展“标准化+”行动,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油气化工、关键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等重点领域建设高水平标准体系,形成一批四川主导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以先进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以强化标准实施倒逼产业提升。加强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优势产业关联、成链、集群发展。引导产业向适宜区域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产业集约聚变效应,提升产业单位产出效率,降低产业单位能耗水平,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二、促进产品质量升级
(一)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性。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治理行动。全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着力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严格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管理,强化食品质量控制,创建放心食品园区、打造标杆食品企业,积极开展进口食品“清源”行动计划。严格实施药品(保健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健全药品质量和供应保障体系,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二)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大力实施产品强质工程,开展质量品牌创建提升行动,加快培育本土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不断提高四川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检测,推行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降废减损等活动,改善品种质量,主导优势产品质量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加快引进吸收转化,开发一批高质量、高效能、低能耗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打造四川制造精品。紧跟市场需求变化,针对多元化消费,推动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相结合,提高四川造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度。
(三)增强产品质量可信度。加强对线上线下商品质量的一体化监管,加大对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检力度,促进电子商务商品的质量提升。规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结果的发布和商品质量违法案件信息公布,进一步发挥市场信用在商品质量监管执法的作用,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提高进出口产品质量,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买到出口品质的高质量商品,引导消费回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严防公共场所电梯、游乐设施等安全事故发生。健全产品质量溯源机制,推进首负责任制,完善质量救济机制,鼓励质量投诉,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促进工程质量升级
(一)严格建材质量管理。强化建材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强制认证、监督抽查等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关键工序控制、出厂检验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全面增强建材企业质量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一般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2%以上,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主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100%。严把工程建设进场材料质量关口,建立和完善进场材料采购、验收、检验、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杜绝不合格建材进入施工现场。
(二)推动绿色工程建设。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力争全省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对外部生态环境保护、对室内环境保护”作为评价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大力推广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到“十三五”末,建成3个及以上绿色生态城区,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国际合作等举措,努力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绿色工程大省。
(三)强化重点工程保障。加强铁路大通道、高速公路通道、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以及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管理,落实重点项目工程实体质量检查制度,确保重大工程质量。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空间利用效率,加快住房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强化对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和行为监督,强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主体质量责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健全设备监理制度,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减少和预防项目风险。
四、促进服务质量升级
(一)增强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加强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会展、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质量管理,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打造一批西部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创建一批全国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示范项目。开展服务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建立以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先进服务理念,塑造四川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良好形象。
(二)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满意度。在交通运输、旅游住宿、邮政通讯等重点领域,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活动。开展重点服务行业满意度统计监测,建立部门通报和社会公开制度,定期评估分析服务领域质量状况。鼓励企业公示服务质量标准,做出优质服务承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信用水平。不断夯实服务标准、服务统计、服务管理等基础工作,推进服务质量整体提升。围绕旅游强省建设,实施“服务标杆”引领和游客满意度提升计划,遴选和公布一批质量领先、管理严格、公众满意、适宜推广的服务标杆。
(三)提升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提升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水平,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入竞争机制,积极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行政审批标准化、社会管理标准化步伐,打造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务,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五、促进环境质量升级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沙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努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产品供给向优质环保转变、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实施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全面推进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强治污减排力度。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行动计划,开展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排查并公开未达标工业污染源名单,实施重点行业企业限期达标排放改造,实施工业园区污染专项治理。深入推进重点污染物减排,实施差别化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推进造纸、纺织、印染、屠宰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综合整治,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实施岷江、沱江总磷超标区域总量控制和重点湖库总氮总量控制,让四川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三)加强居住环境改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环境协调共享。实施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县级以上城镇和重点镇生活污水处理实施达到全覆盖。继续推进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噪声污染防治,综合控制城市交通污染,完善城市地下管网收集系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着力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农村河道、沟渠、湖库、塘坝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形成整洁、优美、文明的城乡人居环境。
第五章 推动多元共建
一、强化政府主导推动
(一)加强质量宏观管理。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倡导质量优先发展理念,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牵头总抓、职能部门分行业推进的全区域、全行业、全覆盖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完善质量工作考核体系,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质量工作考核结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体系,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依据。强化质量要素保障,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统筹整合金融、财税、科技、人才等社会发展资源,大力推进质量发展。
(二)深化质量领域改革。推进质量领域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取消和下放生产许可、市场准入等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和负面清单模式,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真正成为质量主体。推进标准化领域改革,精简整合强制性地方标准,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放开放活企业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和联盟标准,推进军民标准转化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系统配套的四川标准体系。推进检验检测领域改革,鼓励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工企业检测机构整合重组,培育出一批具备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
(三)创新质量激励措施。推行“质量优先待遇”,在项目规划、融资上市、招投标、招商引资、科技研发等领域,为质量优势和品牌企业提供“同等条件优先”和“优质优价”的待遇,让优质产品畅行无阻。以中国质量奖和天府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企业为龙头、树立“四川质量标杆”,引导全社会提升质量、追求卓越。加大品牌奖励力度,制定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奖励政策,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面向基层和企业开展质量激励,鼓励企业争创质量管理先进班组和质量标兵活动,鼓励质量工作者争创各类质量奖项。
二、改善部门质量监管
(一)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企业负第一责任”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创新监管手段,在重点产品中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中实行“全覆盖”监管,在商务、旅游等服务中实施“标准化”监管,在环境保护中强化在线监测。严把准入和退出“两个关口”,对生产许可和强制认证企业严格市场准入,对获得资质后不能持续满足条件者予以强制退出,确保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延长监管链条,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质量监管大数据库,实现原料来源可追查、运输信息可跟踪、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的全过程智能化监管。
(二)强化质量风险防控。健全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分析研判、预警、评估、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和处置食品药品、危化品、建设工程、环境污染和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切实增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能力。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健全产品伤害监测系统、质量安全信息舆情监控系统和风险预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方面、多渠道收集风险信息。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制定完善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做到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探索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建立产品侵权损害赔偿、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企业质量风险救济基金和社会救助救济机制,保障质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时补偿。
(三)加强质量诚信建设。加强质量诚信平台建设,积极搭建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行业质量诚信建设,建立完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等信息数据对外发布平台,加快实现各质量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监督机制。健全质量信用评价标准,制定实施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质量信用监督机制。
三、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制定完善质量责任制和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法人和质量主管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落实设计、生产、检验、仓储、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质量责任。督促企业落实生产把关责任,严格实施企业质量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按标准生产经营,严格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严格出厂检测把关。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保障责任,积极推行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贯彻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汽车“三包”制度,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
(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建立现代质量管理制度,申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大力推广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六西格玛等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广泛开展质量风险分析、计量检测把关、产品质量检验、质量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追求诚信自律、保障质量安全、践行质量承诺,树立对全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推动优势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向产业链两端推广质量管理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提高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
(三)推动企业质量创新。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质量创新投入、推动创新成果应用,实现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和专利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制造等低碳生产技术,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攻关,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难题,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
四、推进社会质量共治
(一)发挥行业促进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推动质量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结合全省质量发展现状,大力发展质量咨询、设备监理、标准化服务、工程设计等中介服务机构。指导区域内企业开展群众性质量宣传活动、开展区域质量管理咨询、知识普及等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推动行业诚信建设,规范会员行为。鼓励行业协会及时发现并报告行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宣传、普及质量安全知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二)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塑造先进质量文化,推动发布《四川省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指南》,鼓励企业制定《质量文化手册》,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引导企业围绕质量信誉、品牌形象、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重要内容打造特色企业质量文化。推广质量精神,将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社会、广大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准则。推进社会质量文化建设,借助质量基础标准培养职业习惯、能力素养,贴近百姓生活总结提炼质量文化,深入宣讲质量故事,充分发挥质量教育示范基地典型示范作用,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群众关心质量的良好环境。
(三)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全国“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标准化日”、“环境保护日”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深入企业、机关、社区、乡村普及质量基础知识。丰富质量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积极引入城市广告牌、高速地铁广告牌、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等新媒体,全方位、全天候宣传质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注重正面引领和反面曝光相结合,客观发布质量问题信息,引导消费者参与质量监督,形成“人人建设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第六章 实施重点工程
一、标准引领工程
大力实施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以国内外先进标准为参照,分析“四川制造”产品标准的短板,推动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与标准深度融合,培育“四川制造”产品竞争优势。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抢占产业和行业的制高点,提升四川标准国际化水平。大力实施“标准化+”行动,推进标准化在三次产业的普及应用,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四川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分类监督机制,完善以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为主要形式的监督机制,保证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业,建立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大军标民标融合力度,推进军民标准相互转化,实现军标民标竞相提升、双轮驱动。
二、品牌创建工程
牢固树立品牌发展理念,构建“企业主体、政府推进、部门监管、行业参与、市场决定”的工作机制,推动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四川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四川特色、高附加值品牌产品,培育一批管理先进、行业领先、规模超100亿元的品牌企业,培育一批集聚度高、竞争力强、产值上1000亿元的区域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组织企业参加“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动”等市场拓展活动,开展“互联网+四川品牌”行动,组织办好“西博会”“四川名优产品展”“中国地标馆”“中国有机产品馆”等专题活动,大力提升四川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品牌权益保护力度,营造质量引导消费、消费推动品牌建设的良好环境。
三、质量创新工程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着力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检相结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开展质量技术攻关行动,建设一批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攻克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检测方法和产品标准,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加强质量教育学科建设,开展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加快建设一批质量创新孵化基地和教育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宏观质量研究,整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及咨询认证机构,建立质量发展专家库,鼓励开展品牌评价、质量竞争力、质量满意度、质量状况分析等研究。
四、技术支撑工程
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需求,建立覆盖产业、服务企业、适应需求的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以国检中心为龙头、省检中心为骨干、市县质检中心为支撑、企业检验室为基础的检验检测体系。 健全农产品、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风险预警分析和检测方法创新,全面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严格工程实体检测制度,开展可靠性检测鉴定研究,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优化和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增加环境检测点位的覆盖面,加强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 加强科学计量、工业计量、法制计量和能源计量,推动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城市能源中心建设,不断提高计量支撑能力。 完善认证认可体系,规范认证检测市场,提高强制性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 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端公共技术平台,打造西部检测高地。
五、质量惠民工程
开展质量惠民行动,加强对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的监督抽查,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召回、区域监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解决好群众身边的质量问题。开展计量惠民行动,在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馆酒店、医院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诚信计量活动。开展消费维权行动,畅通质量投诉渠道,加强对住房、旅游、通信、电商购物、食品药品等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营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开展电梯大会战,完善公共场所电梯应急救援体系,推动老旧住宅小区电梯改造,确保电梯使用安全。推进质量信息公开,建立统一、科学、权威、高效的质量信息发布制度,主动及时发布质量信息,逐步解决消费者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六、天府工匠工程
加快推进“天府工匠”工程建设,培育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天府工匠精神,夯实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转变的人才基础。创新“天府工匠”的培养、使用、提升和管理机制,发掘推出一批具有工艺精湛、超高技能、业绩突出的天府工匠。建立天府工匠培育激励机制,树立质量标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营造有利于天府工匠成长成才环境,鼓励提高天府工匠的待遇,提升天府工匠的社会地位,彰显天府工匠的应有价值。实施天府工匠培育行动,加强企业负责人质量培训,继续推进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育,提高企业决策者和相关人员质量意识。强化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鼓励高校和企业开展深度融合办学,加快推进以质量为特色的“天府工匠”职教体系,打造天府工匠教育的摇篮。加大工匠精神宣传力度,激励天府工匠精神世代传承发展。
第七章 保障措施
加强政府对质量发展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四川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落实本规划的年度行动计划,解决和协调处理重大质量问题,督促检查本规划贯彻实施。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把质量发展纳入本地区、本行业规划,将质量工作列入本地区、本行业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本地区、本行业年度行动计划,明确目标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共同推进质量发展。
二、完善配套政策
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围绕本规划和建设质量强省总体目标,制定本地区、本行业促进质量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完善相关产业、环境、科技、金融、财税、人才等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引导社会多元投入,加强规划项目和质量发展的投入保障。在执行过程中加强本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有关规划的政策衔接,确保规划目标得以实现。
三、强化法治保障
加强质量法治建设,研究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完善质量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反对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形成公平、公正、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增强公众的质量维权意识。将质量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规划,在全社会普及质量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加大质量执法力度,落实质量行政执法责任,加强执法监督。
四、落实考核督导
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落实本规划的工作责任制,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务求各项工作层层分解,落到实处,确保质量发展取得实效。依据考核结果,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省政府将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加强规划实施检查督导,确保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工程项目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