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四川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6-08 10:25:23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全面小康”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1. 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水平、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了稳步提升。科技人才队伍稳步增长。 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87 万人,科技活动人员 33 万人,比“十一五”末增长 21%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 25 人年/ 万人。 拥有两院院士 61 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909 人;省“千人计划”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595人。
       科技创新机构加快发展。 拥有各类科技开发机构 1856 个,其中企业科技机构 1142 家,分别比“十一五” 末增长 21% 和 22% 。有国家及省重点实验室 117 个,国家及省工程实验室 83 个,国家及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62 个。 转化医学、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大型低速风洞等 3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布局我省建设。
       创新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2707 家,比“十一五”末增长 1. 3 倍;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 1623 家,国家及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16 家。
       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 R&D 投入年均增长 14% ,2015 年突破 500 亿 元; R&D 经 费 与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的 比 例 为 1. 67% , 比“十一五”末提高 0. 13 个百分点;全省财政科技支出达到 96. 7 亿元。
       2. 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取得积极进展,纳米膜层制备、复合材料工艺集成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 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研制成功,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成功走出国门,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高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登记科技成果 8155 项,其中重大科技成果 400 余项。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5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2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142 项,获奖总数居西部第一。 省级科技奖励1276 项。 专利申请 40. 0 万项,授权 22. 9 万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 2 万件,授权 2. 7 万件,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重点领域保持优势地位。 在电子信息领域,军工电子、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产业领跑全国。 在重大装备领域,发电装备研制生产总容量居世界第一,重型燃气轮机研发制造居国内领先。在航空航天领域,航空发动机和飞机研发、设计、制造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在新材料领域,钒钛、稀土、石墨烯等方面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成效。 在核技术领域,具有研发、成套设计、制造、核燃料等方面完整的配套能力,核电装备占全国市场 50% 。 在生物技术领域,生物育种、口腔医学、生物治疗、可诱导生物材料等居全国领先水平。 在中医药领域,针灸、中药以及糖尿病重症胰腺炎的中医药防治等居全国领先水平。
       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建设了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 53 个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初步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的合作研究成果。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机构协同的国际科技合作,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多渠道全面推进、多形式相互促进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3. 区域创新格局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实施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工程,进一步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区域。
       重点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成都高新区获批西部首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绵阳科技城获批比照执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序列;德阳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端成长性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产业发展上成效显著;国家级攀西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启动,推进了钒钛、稀土、石墨等特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着力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川南高新区创新集聚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川东北创新驱动新兴增长区、川西北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区建设顺利推进。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新增 5 个国家高新区,全省拥有国家和省级高新区 11 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56 个、农业科技园102 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15 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53 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78 个,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 6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8 个。
       4. 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省聚焦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和环节,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充分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 建成各类孵化器 565 家,孵化面积超过 880 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 7000 家以上,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700 余场,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3 万家以上。 聚集风投机构 300 家,风险投资规模近 1000 亿元。
       科技体制专项改革系统推进。 组织实施了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激励科技人员创业、军民融合发展等 3 个专项改革,7 家试点单位创新创业科技人员超过 720 人,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 72 家,离岗转化科技成果超过 200 项。
       5. 科技创新支撑转型发展取得成效。 “十二五”期间,实施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凸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0% 。
       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 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初步建立了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技术转移、分析测试、区域服务、工程化、孵化及金融服务等 7 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组织实施专项 15个、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1500 项,累计带动实现产值 12000 亿元,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 100 家以上;全省登记技术交易合同 5. 8 万项、实现交易额 880 亿元,是“十一五”交易额的 3. 8 倍。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实施《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遴选培育战略新兴产品 702 个,集成资源,分层次培育,重点突破,实现产值 4500 亿元,引领和支撑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我省成为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省,2015 年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 亿元。 2015 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 15000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27. 9% ,比“十一五”末提高 7. 0 个百分点。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构建提升了生猪、水稻、肉鸡等 20个四川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研发、示范高效安全生产配套技术400 余项,有力支撑了我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种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居国内前列,水稻、玉米、小麦等部分领域居全国领先水平,育成农畜新品种 400 余个,居全国省区第一,品种质量显著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加快,农畜新品种累计推广分别达到2. 1 亿亩以上和 3000 万头(只)以上,年均新增产值 10 亿元以上。全省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9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9% 。
       科技服务民生取得新成效。 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6个,建成国家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大平台等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 艾滋病防治科技惠民试点示范、大骨节病综合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培育了川贝母、川芎等中药材大品种 6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抗癌药物“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获得英国药监局上市批件,自主研发的康柏西普注射液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制品—融合蛋白国际通用名的国产药物。
       (二)发展态势。 “十三五”期间,我省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要求。
       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趋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 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围绕全球共同挑战,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发展。 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将显著改变创新生态,优秀科技人才成为竞相争夺的焦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国开启了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和机遇期。
       我国科技发展面临新形势。 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战略高技术等关系国家安全和综合国力竞争的众多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在许多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处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 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使创新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之首、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省科技工作面临新要求。 目前,我省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六个基本特征”,经济增长进入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期、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加速期、多点多极发展进入整体跃升期、发展动力转换到了关键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持续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既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又面临许多重大机遇,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推动产业升级的需求看,我省目前工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面临不升级则迅速萎缩的现实压力。 要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逐步走向精细化、高端化,提升产业供给质量,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需求看,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着力寻找未来发展新动能。 要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依靠创新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集中精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大力培育创新产品,以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重点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开辟发展新空间,使经济增长新引擎进一步形成。
       从推动科技经济结合看,目前我省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大力提高,区域创新资源配置不平衡,军工科技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创新环境还须完善,创新人才动力活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科技与经济结合仍不够紧密等问题依然存在。 同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我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立足“欠发达、不平衡”的基本省情,顺应国内外转型发展的基本趋势,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必须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挑战,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开辟发展新空间,把创新驱动作为实现我省“两个跨越”的核心和关键,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新引擎进一步形成,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为全省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应坚持和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创新。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系统完整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潜力与活力。 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坚持市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 健全政府科技创新治理机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效率地配置创新资源。
       坚持开放合作。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积极的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自主创新。
       坚持人才为先。 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把建立完善激励人才作用发挥的机制放在优先位置,强化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益对接,赋予创新人才更大的科研决策权。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二)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重要阶段成果,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全省总体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创新型四川。
       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进入全国领跑行列。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2. 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 0. 8%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7. 5 件。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壮大。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 R&D 人员数达到 32 人年/ 万人,培养一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打造一批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人才优势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 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 400 亿元;公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 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5000 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规模超过 2 万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 30% ,科技(进步)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 。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
       (三)总体部署。 未来 5 年,我省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科技机制体制创新,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加强系统谋划和部署。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在高新技术、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科技服务业六大领域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新体系。
       围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强创新资源整合,集中时效,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围绕培育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强化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快以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造就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创新能力,持续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围绕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科技经济结合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为重点的创新区域建设,布局建设一批高新区。 开展贫困地区科技精准扶贫。围绕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创新创业政策支持,推进各类孵化载体建设,加强创新创业科技金融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公民科学素质,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围绕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大力推进科技开放合作,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性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推动跨区域和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促进创新资源跨境跨界流动。

       三、重大任务
       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增强现代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方位扩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贫困地区科技精准扶贫。
       (一)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分类推进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深化改革,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
       1.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依托成德绵开展先行先试,基本构建起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细化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部署的各项任务,组织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年度计划。 推进成德绵跨区域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政策共用,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院所改革、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重大改革突破,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
       2. 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机制。 主动适应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要求,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加强军民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科技攻关。 加快推进一批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军民融合科技型企业。 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和转移转化,打通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形成产业链。 推进军民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军民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机制。 围绕军民两用重点技术领域,鼓励共建军民协同创新平台。 支持省属国有企业牵头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
       3.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探索以多种方式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间的联合,搭建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信息平台,支持引导企业牵头开展联合攻关,打破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界限,建立跨界创新联盟,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有机衔接。 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建立合作共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加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建设,探索产学研用合作的长效稳定机制。 坚持市场导向,围绕我省重大产业创新需求,建立不同形态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打造一批行业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探索符合创新组织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促进企业、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优势叠加。
       4. 分类推进科研院所深化改革。 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进行改革试点。 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治理结构现代化,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强化财政资金扶持,提升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对于前沿和共性技术类科研院所,建立财政经费、技术收益、社会投入等多元投入发展模式。 推动具备条件的应用研究类、工程开发类科研院所转企改制。 推进转制类科研院所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支持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就地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5.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推动科技计划管理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转变,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科技计划布局,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计划体系。 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和修订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探索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形成职责规范、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组织管理机制。 创新科研项目支持方式,建立竞争性与稳定性、有偿与无偿、事前支持和事后补助相结合的资助机制。 完善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分配机制,提高间接费用和人员费用比例。 建立统一的科技计划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计划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绩效评估。 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和责任倒查制度。 积极对接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库和省级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 实施科技报告制度,加强科技计划协调衔接,推进科研成果共享。
       (二)大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重大科学问题,围绕我省优势学科及特色产业创新,突出原创性、颠覆性、系统性技术需求,强化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日益重要的源头支撑作用,持续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积累和原始创新储备。
       1. 加强前沿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 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聚焦我省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和重点任务,把握科学前沿,加强前瞻部署,强化条件支撑,夯实创新基础,催生源头创新,围绕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持续加强前沿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推动基础学科均衡发展和交叉融合。 结合国家和我省对产业核心技术的迫切需求,聚焦重大主题,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系统开展一批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基础、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2.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依托全省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省创新资源,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搭建统一开放的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网络平台。 支持我省地方种质资源库、实验材料和生物标本资源库等建设。 加强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支持国家级和省级检测技术机构建设。
       3. 提升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 完善“企业需求+高校研究”的运行机制,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原始创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选择 30 所在川部委属和省属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改革试点。 对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一流学科。 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鼓励高校主动承接国家和我省重大科研任务,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加强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优化自身科技布局,夯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 稳定支持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共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给。 支持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牵头或参与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科研创新团队。
       (三)增强现代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 实施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工程,聚焦我省重点发展产业需求,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创新产品培育,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强化技术标准的研制和导向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省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1. 加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围绕我省优势重点产业,研究制定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风险,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系统性顶层设计,构建结构合理、开放兼容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抢占产业发展竞争制高点,形成产业发展新引擎。 加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2. 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实施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加强重大关键技术、工艺和关键零部件的专利布局,在关键技术领域储备一批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组合,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 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开展知识产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推动专利运用与产业化。 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信息公开,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3. 全面推进技术标准战略。 对接国家标准实施战略,加强基础性、通用性、关键共性标准和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和国内外标准化活动,推动优势技术与标准成为国际或国家标准,加快国际先进标准的转化和再创新。 健全科技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互动支撑机制,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技术标准体系。 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强化强制性标准制定与实施,形成支撑产业升级的标准群。 开展军民通用标准制定和整合,推动军民标准双向转化,促进军民标准体系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四川省技术标准研发基地、技术标准创制中心建设。
       4. 加强创新产品培育。 在我省具有基础、优势和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等领域,遴选确定一批创新产品,集成资源、分层培育、重点突破,带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力解决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培育发展重点新产品 600个,加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引领和支撑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政策性引导和扶持,落实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品出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 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健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市场应用机制,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四)加快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实施新一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四川省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着力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1.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建立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 扩大企业创新自主权,竞争性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方向、技术路线和要素配置模式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市场导向和产业目标明确的科技项目全部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 扩大企业创新决策话语权,鼓励企业参与制定重大技术创新计划和规划,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 支持企业健全和完善技术中心,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 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2. 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培育后备库,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在重点产业领域遴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引领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 探索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有效模式,分行业、分领域打造一批科技型中小微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探索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推广实施创新券补助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科学仪器设施服务平台购买科技服务。
       3. 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统筹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服务作用,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更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 坚持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有效方式,完善评价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面向企业的开放共享。 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
       (五)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1.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构建科技成果信息汇交系统、技术交易网络系统,加强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制度,疏通科技成果信息收集渠道,畅通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对接和互动渠道,实现供需对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建设,打造区域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发展区域性和行业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依托有条件的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队伍、领军人才和技术经纪人。 建设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务平台,提供科技咨询、人才计划、科技人才活动、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
       2. 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草拟、审定《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稿)并提交立法机关审议,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和相关激励政策,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法治保障。 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科技人员分类评价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到企业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者离岗创业。依托四川省科技成果信息汇交系统等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对接机制。 探索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评估机制,构建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评估体系。 创新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制度,建立协议定价机制、交易公示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在技术市场挂牌交易,促进交易方式多样化和交易价格市场化。
       3. 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 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遴选并组织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优势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中试放大、技术熟化、工程化配套和产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拳头产品。 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先进成熟适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六)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创新发展示范工程,着力打造成都平原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推动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等区域创新发展,构建重点区域、创新园区、产业基地、创新平台为支撑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新优势。
       1. 推进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区域建设。 发挥成德绵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推动眉山、雅安、资阳、遂宁、乐山实现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把成都平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 川南经济区重点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依靠科技振兴传统产业,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页岩气开发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打造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区。 攀西地区重点围绕战略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钒钛稀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能源、立体农业等特色产业。 川东北经济区重点推进优势资源创新开发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探索建立天然气、页岩气、石墨等资源科学开发机制,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区,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驱动新兴增长区。 川西北经济区重点围绕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智慧旅游,促进农牧业新品种改良,推进中藏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加强地方病防治技术研发和推广,开展沙化治理、鼠害防治等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与技术示范,打造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区。
       2.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绵阳科技城创新发展。 加快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成都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以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为战略定位,以万亿高科技产业园区为总体目标,实施双创大引领、产业大智造、人才大汇聚、开放大融合、产城大提升、体制大突破和民生大保障“七大行动”计划,在推进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新型创新组织培育、产城融合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
       推动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着力构建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体系、产业培育体系、人才聚集体系、开放合作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 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等新三城建设,加快建设集中发展区;积极推进绵阳科技城大学建设;办好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促进区域技术转移和成果落地转化。 把绵阳科技城建设成为军民融合示范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
       3. 强化各类创新园区(基地) 建设。 按照集约式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支持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园区建设。 发展壮大国家级、省级高新区,修订省级高新区认定管理办法,扩大认定范围,优化高新区布局,支持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 打造各具特色的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孵化载体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强化现代农业产业综合创新示范。 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重点围绕生态农业、智慧旅游、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领域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积极参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工作,支持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4. 推动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 发挥地方主导区域创新作用,统筹推进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支持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选择宜宾市、泸州市、攀枝花市、眉山市等开展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试点,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基础好、科技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区率先进入创新型县(市、区)行列。
       5. 加强市县科技工作。 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县(市、区)科技试点示范。 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主线,推进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的试点示范。 加大对县域各类园区(基地)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特色科技产业基地,引导创新要素进入县域经济,增强县(市、区)获取、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 构建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建立健全县(市、区)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开展科技培训、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
       (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创业四川行动,夯实创新创业载体,激活创新创业主体,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四众”“双创”支撑平台,积极创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1. 加快孵化载体建设。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和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支持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和专业化众创空间,提高孵化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在孵企业毕业率。 加快建设孵化基地和科技型企业加速器,在全省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前孵化器) +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阶梯型孵化体系。 引进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落户四川,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科技孵化基金,探索发展一批混合所有制孵化器。 推进孵化楼宇、创业社区、创业小镇等创新创业集聚区发展,在重点产业领域,通过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构建“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孵化辅导体系,开展信息咨询、创业交流、培训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服务,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 加快实施新兴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2. 激励“四路大军”创新创业。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高校院所分类改革试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创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新创业园建设,实施“四川青年创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推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 开展海外招才引智、省校省院省企战略合作、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等活动,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川创新创业。 大力开展群众性创新创业活动,扶持草根能人创新创业。
       3. 加强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离岗创业、提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和扩大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等政策,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研究制定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破除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在人才流动、成果处置、收益分配、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束缚。 制定出台《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加强支持力度,激发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务院若干规定的落地,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法制保障。 完善支持创新创业的财政政策,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 落实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 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落实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适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
       4. 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结合。 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做实做强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培育壮大创业投资规模。 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推动科技支行特色科技金融服务创新,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特点,加大非抵押、非担保产品开发力度,量身打造不同金融产品和差异化金融服务。 推进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建设,提升股权交易中心服务水平,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展示、定价、交易、融资的区域平台。 推进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在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政府控股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在绵阳市探索建立“风险池” 资金,激励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选择3—5 个有条件的市州启动省级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分阶段梯级融资服务、实践探索与政策理论研究相互促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加大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的力度。
       5. 推动科普能力和创新文化建设。 加强科研与科普工作的结合,引导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科普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对外开放实验室、技术中心和其他场地设施。 推进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科普能力,开展好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重大科普活动,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应用科技成果。 推动公民科学素质能力建设,实施《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及测评,定期开展科普统计。培育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 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实施“创业品牌塑造行动”,形成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创新活动和创业行为的社会导向。 大力宣传创新企业、创新成果、创新品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立试错、容错和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八)全方位扩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大力推进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高端技术的联合研发和创新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跨境跨界
动。 探索科技开放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全方位提升科技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四川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中的地位。
       1. 打造国际科技开放创新合作平台。 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深化与欧美、日韩、澳新、俄罗斯、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高端技术、重点技术领域的联合研究和技术、人才引进。 大力支持我省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和区域性的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重点推进相关机构参与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关键技术研制等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提升我省研发机构的国际影响力。 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进科技开放创新合作载体建设,大力推进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中法成都生态园等国别园区建设。 依托成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推动中欧创新合作平台建设。 支持我省产学研机构与国外一流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联合在川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开放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科技园区或生产示范基地。 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开拓与非洲、拉美国家的科技合作,找准与各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契合点,推动我省技术和产品出口,拓展产学研机构的国际发展空间。 积极组织实施科技援助,促进技术和产品输出,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水平。
       2. 加强同港澳台地区科技创新合作。 进一步加强同港澳台地区科技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科技和学术交流,推动开展实质性合作。 以通讯信息技术、中医药、科技服务业等领域为重点,加强与香港的科技开发合作,推进园区和创新型企业合作,支持两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积极发展与澳门在中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借力澳门的桥梁作用,巩固和深化与欧洲的国际科技合作。 加强与台湾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中医药、农业技术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两岸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3. 促进跨区域和省院省校科技合作。 坚持部省会商、厅市(州)会商,加强“9+2”泛珠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科技合作,加强川浙、川渝科技合作及科技支撑平台建设,以及科技援藏、科技援疆、科技援青工作。 推进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与四川高校、企业的深度合作,联合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支撑能力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具有较强技术服务能力和灵活运行机制的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加强合作,联合攻关,争取更多、更好的项目落地四川。 支持中央在川高校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就地转移转化科技成果。
       (九)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等机制和配套政策,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不断发展壮大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1.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以经营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家为重点,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着力造就新一代川商。 坚持高端引领、梯次开发、以用为本,系统实施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支持计划和青年科技基金、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科技创新创业苗子、科技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梯次培养开发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广首席科学家、首席研究员、首席工程师制度,探索建立杰出科学家工作室,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 建立统一的人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基地计划相衔接。
       2. 促进创新人才引进。 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四川计划”等引智工程,积极引进带着项目、技术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来川从事科研和教学,实现产业、项目与人才的有机结合。 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发挥在川世界 500 强企业的国际人才聚集平台作用,搭建引进省外、国(境)外人才和智力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支持国有企业采取高薪聘用、股权激励、特聘顾问等方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职业经理人。 探索开展技术移民、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在川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川就业等试点。
       3. 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着力建立和完善事业导向、利益驱动并重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弘扬创新奉献精神。 健全人才奖励体系,鼓励各地加大对优秀人才奖励力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技类奖励。 完善创新型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科技人员兼职取酬、保留身份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和离岗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 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 以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德阳重大装备科技产业化基地、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重点,分层分类建设一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
       (十)开展贫困地区科技精准扶贫。 以建立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主要任务,以满足贫困地区科技需求和提升产业能力为导向,建立覆盖 88 个贫困县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开展科技扶贫示范,集中力量实施科技精准扶贫,有效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完善科技扶贫服务体系。 构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一批区域综合服务平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产业示范服务平台、专家帮扶服务平台。 构建科技扶贫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开发转化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培育壮大知名品牌。 构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科技成果对接机制,联结“小产品与大市场”。构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建立科研单位帮扶机制,建立科技扶贫团,动员和组织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扶贫。 构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农业生产、农民务工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 全面推进“插花式”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工作。
       2. 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技术示范。 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选择一批典型县开展科技帮扶试点,重点在产业支撑、人才引进、项目支持、能力培训、科技普及等方面进行帮扶,为四大片区科技扶贫提供样板。

       四、重点领域
       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高新技术、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科技、生态环保科技、科技服务业六大领域,围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一)高新技术领域。 依托四川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以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抓手,深入对接《中国制造 2025》,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先进能源电力、智能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油气开采及加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重大技术。
       1.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集成电路与特色电子器件。 开展安全可靠芯片、低功耗射频芯片、数字电视芯片、数模混合芯片等设计、中高端封装测试等技术攻关,开发微波器件及电路、光电子器件、高频大功率器件等产品;基础核心软件。 开展移动终端操作系统、VR/ AR 软件、图形图像智能搜索、工程设计、中间件、语言文字数据分析与处理、数字内容处理等软件技术攻关。 未来网络与通信。 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互联、光通信、高端路由、北斗导航、低空空域监管等领域的技术攻关。 信息安全。 开展互联网监测预警与主动防御、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金融支付安全、物联网及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技术攻关。 云计算与大数据。 开展云计算平台、云数据库、大数据集成分析与挖掘、数据共享及交易平台、大数据治理等技术攻关。 物联网。 开展物联网的低功耗超高频RFID 标签芯片、多频小型化天线、传感器、传感数据采集及智能处理等技术攻关。 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 开展虚拟现实、裸眼 3D 显示、数字内容版权管理与交易、新媒体管控平台、3C 融合及互动娱乐等技术攻关。
       2.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制造。 开展航空大钣金制造、复材装配及快速修补、航天器大型结构件及精密阀件、大型旋压成型、智能化工艺装备、飞机大部件模块化制造及系统集成、试验验证及交付等技术攻关。 通用航空。 开展民用无人机设计应用、无人机群地面监视与控制、特种通用飞机的总体设计、通航飞机平台的改装、多模式通信导航监视等技术攻关。 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 开展航空发动机整机设计、综合试车及验证研究,开展航空发动机叶片、整体叶盘、机匣等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攻关。 航电系统。开展民机航电系统与设备的研发、集成、测试与保障等技术攻关。民用航空运行。 开展新一代机场行李高速智能处理、新型先进的机场安全检查系统、机场场面及跑道安全监控、多机场终端区协同运 行、 机 场 助 航 新 技 术 等 技 术 攻 关。 航 空 维 修。 开 展 基 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航电深度维修、航空发动机再制造维修、复合材料维修等技术攻关。
       3. 先进能源电力。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装备。 开展高参数先进超超临界机组、高效超低排放大容量火电机组和高效宽负荷机组的关键材料、关键部件设计和试验验证等技术攻关。 燃气轮机发电装备。 开展燃气轮机整机设计技术和试验验证研究,开展先进燃气轮机高压比大流量压气机、燃烧室和高温透平叶片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攻关。 先进高效水电装备。 开展流固耦合多物理场联合仿真、变速抽蓄、叶道涡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展变速抽蓄一体化、高水头冲击式机组、磁浮轴承等技术攻关。 先进核电装备。 开展超临界水冷堆关键设备、更大容量第三代及第四代核电装备、

上一篇: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下一篇:四川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